[发明专利]一种挡墙用堆料机的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70066.6 | 申请日: | 202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5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马倩;马爱霞;周朝辉;李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28 | 分类号: | B65G65/28;B65G35/00;B65G15/60;B65G23/04;B65G15/32;B65G43/02;B65G45/10;B65G43/08;B66D1/12;B66D1/28;B66D1/36;B66D1/40;B66D1/5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0046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挡墙 用堆料机 安装 方法 | ||
1.一种挡墙用堆料机的安装方法,所述挡墙用堆料机包括桁架梁、堆料输送机、卷扬支撑、卷扬装置、防倾翻轮、机架、行走装置、梯子栏杆、控制室、电缆卷盘支座、电缆卷盘、进料车机架平台、检测系统、铰支座、支腿一、支腿二、斜梁和被动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轨道系统;
步骤二:依次安装行走装置、机架和防倾翻轮;
步骤三:依次安装桁架梁、堆料输送机和卷扬支撑;
步骤四:安装进料车和卷扬装置;
步骤五:安装检测系统;
步骤六:调试挡墙用堆料机;
步骤六中,所述调试包括空负荷调试和负荷调试:
所述空负荷调试包括如下步骤:
G1):启动卷扬装置,使桁架梁在+15°和-15°之间运行,以确定限位开关的位置,卷扬装置工作时若有振动、噪声或泄漏现象,则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并及时排除;
G3):将桁架梁置于水平位置,启动堆料输送机,观察所有托辊的运转情况,注意观察皮带是否跑偏,若出现托辊运转不灵活或皮带跑偏现象要查明原因及时排除;待故障排除后,堆料输送机空负荷运行不得少于2小时,并观察减速器的温升情况;
G4):开动电缆卷盘,检查电缆卷盘是否存在问题;电缆卷盘没有问题后,才允许进行行走装置试车;
G5):开动挡墙用堆料机的行走装置,运行时间不少于2小时,注意观察减速器的温升,并检测行走轮、防倾翻轮和被动轮总成是否与钢轨存在卡轨现象;
G6):挡墙用堆料机运行期间确定行走限位开关的位置,调整好后,将行走限位装置固定;
G7):挡墙用堆料机的各部运行正常后,挡墙用堆料机整机进行联动空负荷试车,运行时间不少于 48小时,挡墙用堆料机与外部来料机联动试车运行时间不少于48小时;
所述负荷调试包括如下步骤:
H1):向堆料输送机加料,先进行不少于12小时的部分负荷试车,所述部分负荷为满负荷的25至50%;部分负荷试车时应逐步增加负荷,最终达到满负荷程度;
H2): 部分负荷试车没有问题后才可进行满负荷试车,满负荷运转一切正常即可投入生产;
步骤H1)中向堆料输送机加料时 ,皮带机必须达到正常运转速度后,才可往皮带机上加料,不能在皮带机静止时加物料;
步骤H2)中满负荷运转正常的判断方法为:在负荷运转时,除按空负荷调试运转时观察是否正常运行外,还要观察和调整堆料输送机上的料流检测装置,清扫装置及皮带和滚筒是否打滑,如果出现打滑现象,调整皮带机的拉紧装置,未出现,则运转正常;
调整拉紧装置时,将桁架梁处于水平位置状态,观察皮带机两托辊间皮带下垂值,所述下垂值不超过托辊间距离的1.5%为正常运转;判断每次升高时升高距离是否正常,以及挡墙用堆料机行走时观察行走距离是否正常,若悬臂升高距离和行走距离均正常,则运转正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墙用堆料机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轨道系统包括两个行走轮轨道和防倾翻轮轨道,根据外部来料机的位置设置两个行走轮轨道,所述两个行走轮轨道对称布置在外部来料皮带机的两端,建立土建平台,所述防倾翻轮轨道布置在土建平台上部;
所述两个行走轮轨道安装精度满足如下精度条件:
S1):两行走轮轨道中心距离行走轨道中心的距偏差A为±2 mm;
S2): 轨道的侧向直线度在轨道全长范围内偏差值B不超过6 mm,每2m偏差值b为±1mm;
S3):在轨道全长范围内之间的行走轮轨道高低差值D不超过6mm,沿轨道方向每2000mm长度方向轨道高低差值D不超过2 mm;
所述防倾翻轮轨需要满足如下精度条件:
T1):在轨道全长范围内防倾翻轮轨道顶面与行走轮轨道中心线的距离偏差E不超过6mm,沿轨道方向每2000mm的偏差不超过2 mm;
T2):在轨道全长范围内行走轮轨道顶面与防倾翻轮轨道中心线的距离偏差F不超过6mm,沿轨道方向每6000mm长度方向的偏差不超过4 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00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