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针轴承尼龙保持架装配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7603.1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1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谭宝剑;李波;杨景宽;陈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襄阳华科装备制造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3P19/027;F16C43/06 |
代理公司: | 济南知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6 | 代理人: | 曹丽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尼龙 保持 装配 | ||
本发明公开了滚针轴承尼龙保持架装配机,主要涉及滚针轴承装配领域。包括框架机身、尼龙保持架上料装置、保持架装配座、调位机构、保持架滚针装配装置、自动化位移机械手总成、尼龙保持架检测装置、输送带和尼龙保持架分料装置。尼龙保持架上料装置、保持架滚针装配装置、调位机构、自动化位移机械手总成、尼龙保持架检测装置、输送带和尼龙保持架分料装置均通过框架机身合理设置定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够全自动化的实现滚针轴承尼龙保持架的滚针装配,以及装配后的实时质量检测;从而降低人员成本,高效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针轴承装配领域,具体是滚针轴承尼龙保持架装配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多数轴承装滚针均采用手工填充的方式,由工人将滚针压入保持架内,手工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且劳动强度大,装配效率低。而且后续的检测工作与装配过程脱节,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在此低效率生产的前提下还加大了人员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滚针轴承尼龙保持架装配机,它能够全自动化的实现滚针轴承尼龙保持架的滚针装配,以及装配后的实时质量检测;从而降低人员成本,高效生产。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滚针轴承尼龙保持架装配机,包括框架机身、保持架滚针装配装置;所述框架机身上设有保持架装配座,所述保持架装配座上设有与尼龙保持架相适应的装配槽孔工位,所述装配槽孔工位的顶部为装针开口;所述保持架滚针装配装置包括顶紧气缸、保持架旋转步进电机、滚针放置架;所述顶紧气缸位于保持架装配座的前端,所述顶紧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设有与装配槽孔工位相适应的保持架顶紧块,且保持架顶紧块转动连接设置在顶紧气缸的活塞杆末端;所述保持架旋转步进电机位于保持架装配座的后端,且保持架旋转步进电机末端设置连接件;所述滚针放置架位于装针开口的正上方,且滚针放置架上设有竖向的滚针导槽,所述滚针导槽出口位于装针开口处,且装针开口处设置挤压端口。
本装置还包括尼龙保持架上料装置,所述尼龙保持架上料装置包括保持架自动送料机、滚送通道、保持架限位暂放块、保持架推进气缸;所述保持架限位暂放块上设置暂放槽,所述保持架自动送料机通过滚送通道将尼龙保持架输送到保持架限位暂放块的暂放槽内暂放待用;所述保持架推进气缸设置位置与暂放槽相适应,所述保持架推进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保持架推块;所述尼龙保持架上料装置对称设有两个,分别在保持架滚针装配装置的两侧。
本装置还包括调位机构,所述调位机构包括导向滑轨和调位气缸;所述保持架装配座沿着导向滑轨导向调位;所述调位气缸通过控制活塞杆的伸缩来控制保持架装配座的位置调节;所述保持架装配座上对称设有两个装配槽孔工位。
本装置还包括自动化位移机械手总成,所述自动化位移机械手总成包括Y向无杆气缸、纵向气缸、垂直轴旋转气缸、水平轴旋转气缸和气动夹手;所述Y向无杆气缸包括Y向滑轨和Y向滑块,所述Y向滑块在Y向滑轨上平移,所述Y向滑轨通过纵向气缸实现垂直方向的平移,所述垂直轴旋转气缸设置在Y向滑块上,所述垂直轴旋转气缸连接有夹手支架,所述垂直轴旋转气缸的转动实现夹手支架沿垂直轴旋转调位,所述水平轴旋转气缸设置在夹手支架末端,所述水平轴旋转气缸的转动实现气动夹手沿水平轴旋转调位;所述自动化位移机械手总成对称设有两个,分别在保持架滚针装配装置的两侧。
本装置还包括尼龙保持架检测装置;所述尼龙保持架检测装置包括旋转盘、旋转检测电机、竖向气缸和检测探针;所述旋转检测电机驱动旋转盘的转动,所述竖向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控制检测探针的竖向移动。
本装置还包括尼龙保持架分料装置,所述尼龙保持架分料装置与旋转盘之间设有输送带,所述尼龙保持架分料装置设置在输送带的末端位置;所述尼龙保持架分料装置包括摆动气缸和摆杆,摆动气缸控制摆杆的顺指针或逆时针摆动,从而将输送带上检测完成的尼龙保持架分类摆向合格区和不合格区。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襄阳华科装备制造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襄阳华科装备制造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76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柜的换电控制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管理方法、装置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