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驱系统减速器轴齿性能仿真模型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7018.1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3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白学斌;于博瑞;金子嵛;赵金祥;张冰;石珊;顾强;王学旭;梁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7;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减速器 性能 仿真 模型 建模 方法 | ||
1.一种电驱系统减速器轴齿性能仿真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创建电驱系统各功能模型的子模型:创建材料模型、轴齿系统模型、齿轮系统模型、差速器系统模型、轴承系统模型、壳体及电机定子系统模型、电机转子系统模型、虚拟传感器系统模型、载荷系统模型及工作环境系统模型;
其中,创建轴齿系统模型包括:
S121、根据齿轮轴的结构尺寸参数创建轴的初步模型,并关联材料性能模型,根据轴的初步模型创建轴的有限元模型,其中轴包括输入轴、中间轴和输出轴;
S122、创建齿轮轮辐及驻车棘轮的初步模型,并创建轮辐的有限元模型;
S123、创建花键参数模型、滚针轴承模型、概念同步器模型、轴齿配合关系模型;
S124、根据轴相对整车电驱系统布置的空间位置调整各轴位置,将齿轮轮辐通过花键、滚针轴承和轴齿配合关系装配到轴上,将概念同步器模型装配到轴及轮辐模型上,并用轴和轮辐的有限元模型替换轴和轮辐的初步模型;
S2、将各个子模型按照电驱系统的装配要求进行集成,以形成电驱系统仿真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系统减速器轴齿性能仿真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创建材料模型包括:
S111、创建轴材料性能模型;
S112、创建齿轮材料性能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系统减速器轴齿性能仿真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创建齿轮系统模型包括:
S131、创建齿轮的宏观参数齿形模型,并关联材料模型,并创建齿形的有限元模型;
S132、创建齿轮的微观修形参数模型;
S133、创建齿形公差模型;
S134、创建齿轮加工刀具参数,用于模拟齿轮加工工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系统减速器轴齿性能仿真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创建差速器系统模型包括:
S141、创建差速器壳体的初步模型,并创建差速器壳体的有限元模型;
S142、创建概念行星架模型,并将其装配到差速器壳体模型上;
S143、创建差速器销轴与概念行星架连接部分的模型,并将其与概念行星架连接;
S144、创建销轴模型、行星齿轮模型和半轴齿轮模型,将销轴装配到差速器销轴与概念行星架连接部分的模型上;
S145、创建半轴模型;
S146、创建轴向间隙轴承模型和径向间隙轴承模型;
S147、使用轴向间隙轴承和径向间隙轴承将行星轮与销轴、行星轮与差速器壳体、半轴齿轮与差速器壳体装配连接;
S148、使用差速器壳体的有限元模型替换差速器壳体的初建模型,并与行星架装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驱系统减速器轴齿性能仿真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创建轴承系统模型包括:
S151、创建主支撑轴承模型;
步骤S1中创建壳体及电机定子系统模型包括:
S161、创建减速器壳体、轴承盖板、电机壳体、逆变器壳体和电机定子的三位装配模型;
S162、基于减速器壳体、轴承盖板、电机壳体、逆变器壳体和电机定子的三维装配模型,创建有限元模型,并设置装配关系;
S163、在有限元模型中,创建轴承支撑位置凝聚节点,在电机定子齿节圆直径处创建凝聚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驱系统减速器轴齿性能仿真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创建电机转子系统模型包括:
S171、创建电机转子轴模型;
S172、创建电机转子轴的输出花键详细模型,并将花键装配到电机转子轴相应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70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