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铆焊接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6888.7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6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戚同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和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60 | 分类号: | B29C65/60;B29C65/78;B29C65/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铆焊 接机 | ||
1.一种热铆焊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4)、安装于机架(4)上且用于放置组合件(3)的下模座(5)、竖直滑移安装于机架(4)上且用于将基座(1)与铆焊件(2)进行铆焊的铆焊机构(8)以及驱动铆焊机构(8)进行竖直升降的驱动件(87);
所述下模座(5)具有位于所述铆焊机构(8)下方的铆焊工位;
所述铆焊机构(8)在驱动件(87)的驱动下具有第一上工位与第一下工位;当所述铆焊机构(8)位于第一上工位时,所述铆焊机构(8)与位于下模座(5)上的所述组合件(3)分离;
当所述铆焊机构(8)位于第一下工位时,所述铆焊机构(8)与位于下模座(5)上的所述组合件(3)相抵接;
所述机架(4)上设置有一供所述下模座(5)安装的旋转平台(42);所述下模座(5)还包括第一上料工位、第二上料工位以及下料工位;
所述下料工位经旋转平台(42)驱动后依次经过第一上料工位、第二上料工位、铆焊工位以及下料工位;
所述第一上料工位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上料机构(6),所述第一上料机构(6)包括用于容置基座(1)的第一料仓(61)、设置于第一料仓(61)上的第一出料口(611)、竖直滑移连接于第一上料仓内腔的第一升降组件(62)、设置于第一料仓(61)内且用于将基座(1)从第一料仓(61)的第一出料口(611)推出的第一推动气缸(63)、设置于第一料仓(61)的壁面上且用于承接从第一出料口(611)处被推出的基座(1)的第一U形框(64)以及驱动第一U形框(64)进行水平运动的第一上料气缸(65),第一U形框(64)的U形结构使得其形成一空腔;
所述旋转平台(42)上还设置有支撑于所述下模座(5)底部的支撑座(421),所述支撑座(421)内还设置有一用于支撑基座(1)且外轮廓小于第一U形框(64)的空腔的支撑板(441),支撑板(441)靠近支撑座(421)的一端设置有一插杆(442),所述支撑座(421)的顶部竖直开设有一供插杆(442)插入的顶出口(4211),所述插杆(442)在顶出口(4211)内竖直滑移,且位于机架(4)的第一上料工位处设置有能够抵接插杆(442)并驱动支撑板(441)进行升降的第一顶出气缸(45),所述支撑板(441)在第一顶出气缸(45)的驱动下具有第二上工位与第二下工位,当支撑板(441)处于第二上工位时,所述基座(1)被支撑板(441)顶起且与下模座(5)分离;当支撑板(441)处于第二下工位时,所述支撑板(441)支撑在基座(1)下;
所述第二上料工位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上料机构(7),所述第二上料机构(7)包括用于容置铆焊件(2)的第二料仓(71)、设置于第二料仓(71)上的第二出料口(711)、竖直滑移连接与第二料仓(71)内的第二升降组件(72)、设置于第二料仓(71)内且用于将铆焊件(2)从第二料仓(71)的第二出料口(711)处推出的第二推动气缸(73)、设置于第二料仓(71)的壁面上且用于承接 从第二出料口(711)出被推出的第二U形框(74)以及驱动第二U形框(74)进行水平运动的第二上料气缸(75),且第二U形框(74)的厚度小于连接销(12)的长度,第而U形框的U形结构使得其形成一空腔;位于机架(4)的第二上料工位处设置有能够抵接插杆(442)并驱动支撑板(441)进行升降的第二顶出气缸(46),所述支撑板(441)在第二顶出气缸(46)的驱动下具有第三上工位与第三下工位,当支撑板(441)处于第三上工位时,所述基座(1)被支撑板(441)顶起且基座(1)的上表面与下模座(5)的上表面平齐,且基座(1)的连接销(12)穿过第二U型框的空腔插设于铆焊件(2)的连接孔(21)内;当支撑板(441)处于第三下工位时,所述支撑板(441)支撑在基座(1)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铆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铆焊机构(8)包括上模座(82)与铆焊头(84),所述上模座(82)竖直滑移安装于机架(4)上,所述铆焊头(84)固定安装于上模座(82)面对下模座(5)的表面上,当所述铆焊机构(8)位于第一下工位时,所述铆焊头(84)与位于下模座(5)上的所述组合件(3)相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和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和兴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68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蜂窝式换热器及其真空钎焊方法
- 下一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