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锁认证方法、安全芯片、智能锁及其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3351.5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8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薛斌斌;卢玉华;刘国营;杨科闻;王辉;王文赫;侯占斌;王铮;张谦;杜君;苏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H04L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王晓晓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认证 方法 安全 芯片 及其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锁认证方法、安全芯片、智能锁及其管理系统。所述智能锁认证方法包括:解析获取到的开锁认证数据,所述开锁认证数据包括命令码和密文部分;基于所述命令码确定所述密文部分的解密密钥和认证规则;所述解密密钥与所述密文部分的加密密钥为对称关系或分散关系;基于确定得到的解密密钥解密所述密文部分,得到开锁参数;将所述开锁参数基于确定得到的认证规则进行认证。同时还提供了对应的安全芯片、智能锁及其管理系统。本发明提供的实施方式能够提升安全芯片及智能锁的数据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锁认证方法、一种安全芯片、一种智能锁及一种智能锁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智慧城市、物联网建设的大背景下电子化智能锁应用开始普及,目前市场上常见智能锁大都缺乏安全防护机制,或安全机制相对薄弱。智能锁现有的技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1、智能锁的属性信息存在非法修改问题;
2、存在非授权的电子钥匙非法获得其他钥匙的授权信息后开锁问题;
3、锁具开锁数据交互时,锁具授权码未使用硬件加密算法保护、授权
码和算法易被厂家开发人员破解泄露问题;
4、当需要严控开锁次数场景时,无开锁次数保护认证机制,存在一次授权信息多次使用问题。
5、锁具开锁认证交易复杂,功耗大问题。
密钥分散技术;密钥分散是上级的密钥与本级的特征相结合形成本级的密钥,其中本级的特征在密钥学称之为分散因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智能锁认证方法、安全芯片、智能锁及其管理系统,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锁认证方法,所述认证方法包括:解析获取到的开锁认证数据,所述开锁认证数据包括命令码和密文部分;基于所述命令码确定所述密文部分的解密密钥和认证规则;所述解密密钥与所述密文部分的加密密钥为对称关系或分散关系;基于确定得到的解密密钥解密所述密文部分,得到开锁参数;将所述开锁参数基于确定得到的认证规则进行认证。
优选的,所述开锁认证数据还包括第一标识ID,所述开锁参数包括:第二标识ID、授权码和开锁次数。
优选的,所述认证规则包括:第一认证规则:若所述第一标识ID与所述第二标识ID相匹配,且所述开锁参数中的授权码与所述智能锁的本地授权码相匹配,且所述开锁参数中的开锁次数大于所述智能锁的本地开锁次数,则认证成功;以及第二认证规则:若所述第一标识ID与所述第二标识ID相匹配,则认证成功。
优选的,所述认证方法还包括,通过以下步骤设置所述智能锁的本地授权码和本地开锁次数:接收系统内外部认证请求和随机数R1;对所述随机数R1加密得到随机数R1密文,向所述系统内外部认证请求的发送端返回所述智能锁的锁ID、所述随机数R1密文和生成的随机数R2;获取所述系统内外部认证请求的发送端返回的对所述随机数R2加密得到随机数R2密文;确定返回的随机数R2密文与本地对所述随机数R2加密得到随机数R2密文一致,则接受授权码和开锁次数的设置;将获取的授权码和开锁次数分别设置为本地授权码和本地开锁次数;所述本地开锁次数在每次开锁成功后更新。
优选的,基于所述命令码确定所述密文部分的解密密钥和认证规则,包括:若所述命令码为第一类型,则确定所述解密密钥为第一锁具属性保护密钥分散后的子密钥,认证规则为所述第一认证规则;若所述命令码为第二类型,则确定所述解密密钥为第二锁具属性保护密钥,认证规则为所述第二认证规则。
优选的,所述第一锁具属性保护密钥分散后的子密钥,包括:将所述第一锁具属性保护密钥经过所述智能锁的锁ID分散后得到所述子密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33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流量多维运营分析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水陆两栖车及其收放悬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