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间粗两头细杆件镦压成型方法及镦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2562.7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8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蒋本雄;李俊;孙飞;李国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13/03;B21J13/14;B21J9/06;C21D1/18;C21D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王和平;张继巍 |
地址: | 43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两头 细杆件镦压 成型 方法 模具 | ||
中间粗两头细杆件镦压成型方法及镦压模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镦压模具,包括下底板、布置在下底板上的下垫板、布置在下垫板上的凹模及凸模;所述凹模包括同轴布置的上凹模、中凹模及下凹模,以及套置在上凹模上的上护圈、套置在中凹模上的中护圈和套置在下凹模上的下护圈,且下护圈与中护圈之间通过第二定位圈固定连接,中护圈与上护圈之间通过第一定位圈固定连接,螺钉依次穿过凹模的上护圈、中护圈、下护圈、下垫板和下底板将上凹模、中凹模和下凹模固定连接。采用本发明的镦压模具制备,一次成型、一次卸料,节约了原材料,提高了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另外,一模多用,降低模具成本的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杆件模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间粗两头细杆件镦压成型方法及镦压模具。
背景技术
真空开关管的关键零件-铜导电杆零件的外型为中间粗两端细结构,传统的生产工艺是采用两次挤压成型,成型后的毛坯是一头大一头小,虽然省了一部分材料,但大端仍有一部分材料要车掉,造成了原材料的浪费。并且,若按传统的挤压方法设计的中间大两端小的凹模,则造成卸料困难。另外,传统的挤压模具使用寿命短、维修费用高,从而造成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模压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节省原材料、降低模具投入成本的中间粗两头细杆件镦压成型方法及镦压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镦压模具,包括下底板、布置在下底板上的下垫板、布置在下垫板上的凹模及凸模;所述凹模包括同轴布置的上凹模、中凹模及下凹模,以及套置在上凹模上的上护圈、套置在中凹模上的中护圈和套置在下凹模上的下护圈,且下护圈与中护圈之间通过第二定位圈固定连接,中护圈与上护圈之间通过第一定位圈固定连接,螺钉依次穿过凹模的上护圈、中护圈、下护圈、下垫板和下底板将上凹模、中凹模和下凹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凹模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圈环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凸模的型腔采用锥形腔,所述凸模上开有与锥形腔同轴布置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连通锥形腔和外界。
进一步地,所述镦压模具采用合金钢Cr12MoV,镦压模具热处理具体过程为:淬火采用油淬,淬火保温时间为H×0.9,H为镦压模具的壁厚;淬火后,回火去应力,回火温度为190~210℃、保温12~20h且进行2~3次回火。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腔的锥度大于30分且小于1度30分。
进一步地,所述凹模的凹模腔内设置有顶块,顶杆依次插入下底板和下垫板直至接触顶块。
进一步地,所述凸模14上套置有凸模护圈16。
还提供一种中间粗两头细杆件镦压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装模
将镦压模具装入液压机上,所述镦压模具为权利要求所述的镦压模具,螺杆依次穿过凹模的上护圈、中护圈、下护圈、下垫板和下底板,然后通过螺母将凹模固定在液压机的工作台上,凸模用固定套固定在液压机的滑块上,滑块缓缓下滑,校对凸模和凹模对中,对中后将凸模紧固在滑块上、凹模紧固在工作台上;
2)镦压
将毛坯铜棒件放入凹模的凹模腔内,下滑滑块合模压制成型;并在装毛坯棒件之前,涂抹润滑剂;
3)脱模
压制成型后滑块回程,凸模脱离凹模和成型工件,液压机的顶出缸推动顶杆、顶杆推动顶块直至成型工件从凹模内顶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本发明的镦压模具制备,一次成型、一次卸料,节约了原材料,提高了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另外,一模多用,降低模具成本的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镦压模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25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