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鞭笋的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7849.0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0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王勇坚;施雅儒;黄丹;刘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C21/00;C05G1/00;C05G3/00;C05G5/20 |
代理公司: | 合肥楚思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2 | 代理人: | 李果 |
地址: | 413000 湖南省益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养 方法 | ||
1.一种鞭笋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种植地处理:选择土壤偏酸、土层深厚肥沃的赤红壤连片旱地或缓坡地作为竹笋种植地,对竹笋种植地进行翻耕,在翻耕时向种植地内施入草木灰、复合肥和豆饼;
S2选种:选择种植胸径为6-8cm、生长粗壮、切口整齐、饱满纯正、发育完善、无病虫害1年的生笋苗;
S3合理密植:1-2个月之后,在竹笋种植地上开垦若干长宽分别为5m-7m的种植块,在每块种植地上挖深和直径均为1.1-1.3m的种植穴,在每根竹笋的一侧埋设用于补充竹笋营养的营养器,每亩植30-35株,种植时笋苗与地面成45-60°,覆土压实,淋洒定根水,每隔4-5天通过营养器向竹笋浇1次水;
S4施肥:竹笋萌动到产笋前,每亩施碳酸氢铵100-150kg、过磷酸钙60-80kg、氯化钾40-60kg,分2次施用,第一次在春雨后,隔10-15天后再施一次;产笋期间,初笋期和末笋期每隔15-20天施1次,每亩施富硒有机肥500-650kg、碳酸氢铵5-8kg,盛笋期,每隔10-15天施1次,每亩施富硒有机肥500-750kg、碳酸氢铵5-10kg;
S5病虫害防治:竹笋萌动到产笋期,用毛笔蘸40%氧化乐果环刷母竹基部第二、三竹节,产笋期间,用25-30%杀灭菊酯3500-4000倍液喷雾,在竹笋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喷施55%多菌灵500-550倍液;
S6采收:当出土竹笋的顶端2个叶芽长3-4cm时即可采收,用专用切笋刀沿笋块向下将土扒开至笋头最大处,即笋块顶叶相反方向的缩节处平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鞭笋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地处理时每亩种植地施草木灰350-500kg、复合肥2500-3000kg、豆饼50-80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鞭笋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产笋期间的初笋期,将富硒营养液稀释至30倍,向营养器加入1-2L,在盛笋期,将富硒营养液稀释至40-50倍,向营养器加入2-3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鞭笋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富硒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0-30份硝酸钾、30-35份过磷酸钙、3-4份双氰胺、5-8份氨基酸肥、0.5-1份氯化铁、0.05-1份L-硒代蛋氨酸、6-12份葡萄糖粉、60-80份改性卡拉胶溶液、15-25份黄原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鞭笋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富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硝酸钾、氯化铁混合后制备成10-15wt%的水溶液,水浴加热至28-35℃,再将黄原胶、葡萄糖粉、过磷酸钙、双氰胺、L-硒代蛋氨酸、氨基酸肥混合均匀后缓慢加入水溶液中,停止加热,缓促搅拌,直至黄原胶全部溶解,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水浴加热直至35-38℃,恒温加入改性卡拉胶溶液,搅拌均匀即可值得富硒营养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鞭笋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器包括加料漏斗(10),所述加料漏斗(10)的底部安装有插接于地底的固定插管(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鞭笋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漏斗(10)的顶面边缘通过铰链连接有顶盖(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鞭笋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0)远离铰链的一侧边缘安装有拉柄(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78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