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能挖掘机雷达识别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56580.4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3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蔺相伟;耿家文;刘立祥;牛东东;邢泽成;王敦坤;代刚强;王绪通;张斌;魏红敏;吕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9/26 | 分类号: | E02F9/26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陈晓璐 |
地址: | 221005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挖掘机 雷达 识别 装置 方法 | ||
一种用于智能挖掘机雷达识别的装置及方法,包括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有自动装车开关、雷达支座角度传感器、转台角度传感器和激光雷达,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雷达旋转支座。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智能挖掘机雷达识别的装置及方法,提高了车载雷达识别的灵活性,节省了挖掘机自动挖装时间周期,提高了自动挖装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智能挖掘机雷达识别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挖掘机要想实现自动施工,首先需要安装雷达设备,识别感知当前的工况,如需要挖掘的物料、需要卸载物料的卡车等,然后根据雷达识别出来的图像做出相应的执行命令。因此,雷达识别技术在智能挖机开发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智能挖掘机雷达识别设备经常固定在驾驶室的顶部,相对驾驶室不能旋转,在进行自动挖装循环动作时,首先雷达识别当前物料,根据识别的图像进行挖掘动作,然后转台回转到卡车位置进行卸料,之后回转到原位再次识别物料进入下一次循环。但雷达识别物料需要驾驶室回转到位后才进行,而且雷达识别也存在一定的延时,这样就导致每次挖掘前等待雷达识别的时间很长,降低了挖掘装车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良好的用于智能挖掘机雷达识别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智能挖掘机雷达识别的装置,包括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有自动装车开关、雷达支座角度传感器、转台角度传感器和激光雷达,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雷达旋转支座。
其进一步是:所述自动装车开关与主控制器的开关量端口连接。
所述雷达支座角度传感器和转台角度传感器与主控制器通过CAN总线连接。
所述激光雷达和与雷达旋转支座主控制器通过信号线连接。
所述主控制器还连接有无线收发装置,所述无线收发装置设有配合使用的远程遥控器。
一种用于智能挖掘机雷达识别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自动装车开关将自动装车开始停止指令传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判断是否为自动装车模式;
S102,如果进入自动装车模式,主控制器获取雷达支座角度传感器的数据,雷达支座角度传感器将雷达的旋转角度数据传给主控制器;
S103,主控制器获取转台角度传感器的数据,转台角度传感器将转台的旋转角度数据传给主控制器;
S104,主控制器判断当前挖装过程所处的状态,根据当前的转台角度值和当前的雷达支座角度值规划雷达旋转支座的目标旋转位置;
S105,主控制器传输控制信号给雷达旋转支座,雷达旋转支座根据主控制器的指令旋转,雷达旋转支座到达目标位置;
S106,当步骤S101判断不是自动装车模式,则进入默认挖掘操作模式。
步骤S105中,远程遥控器发射信号给无线收发装置,主控制器根据无线收发装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判断并输出控制信号给雷达旋转支座,雷达旋转支座根据主控制器的指令旋转,雷达旋转支座到达目标位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用于智能挖掘机雷达识别的装置将驾驶室顶部的雷达由原来的固定支座改为独立可编程控制的旋转支座,雷达旋转支座可由控制器程序控制,不受驾驶室位置的限制,这样雷达相对驾驶室可以旋转,雷达的识别范围不受驾驶室位置的影响,可以对挖机周边的情况提前作出的数据采集和判断,提高了车载雷达识别的灵活性,节省了挖掘机自动挖装时间周期,提高了自动挖装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部件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65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