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3D打印工艺将骨灰打印成逝者生前雕像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556263.2 申请日: 2020-12-24
公开(公告)号: CN112874221A 公开(公告)日: 2021-06-01
发明(设计)人: 曹瑞军;黄娜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44C3/04 分类号: B44C3/04;B44C3/06;B33Y10/00;B33Y70/10;B33Y80/00
代理公司: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王艾华
地址: 710000 陕西***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打印 工艺 骨灰 逝者 生前 雕像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利用3D打印工艺将骨灰打印成逝者生前雕像的方法,将骨灰与辅助材料混合,制成打印材料,通过3D打印方法和工艺打印成逝者生前雕像;其中,骨灰添加量占打印材料质量的0.1%~70%;3D打印工艺为粉状材料喷墨打印法、粉状材料激光选择性烧结法或丝状材料熔融沉积法。这种3D打印方法的精度较高,使打印的雕像更接近逝者生前容貌,骨灰占比可调,雕像体积可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制造方法与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利用3D打印工艺将骨灰打印成逝者生前雕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骨灰保存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成为人生旅程中的重要内容。它承载着逝者与生者难割难舍的骨肉亲情,寄托着生者对逝者的思念、祭奠、追忆、责任、担当、义务等多重文化内涵,也是对后人示范、教育、传承、寄托的重要方法,更是人类生生不息、繁衍发展的精神与灵魂基础。

因而,人类自古以来根据自然环境不同、文化风俗不同,衍生出对逝者遗体的多种处理方式。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主流趋向于火化逝者遗体,保留骨灰方式。这种方式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大量的骨灰如何处理也是一问题。目前是将骨灰装入骨灰盒中,放置在殡仪馆、陵园、墓地等进行长期的祭奠、悼念,形成了多种殡葬礼仪、风俗文化。因而各种形式的陵园、公墓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安置一付骨灰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财富浪费,也造成大量土地浪费、环境破坏。更重要的是祭奠极为不便,特别是在俗成规定的祭奠日,拥挤不堪。给祭奠者在精力、财力上造成较大的压力。

为此,有人将逝者骨灰制成逝者生前的雕像,可以摆放在家中,供家人追思,不需要占用公墓、避免土地浪费和财力浪费,且祭奠方便。

现有将骨灰制成雕像的方法有人工雕塑法,人工雕塑需要专业的雕塑人员来进行,对人员技术要求比较高,雕塑速度慢,耗时长。还有人采用3D打印技术,如CN109180152A公开了一种骨灰瓷的制作方法及由该方法生产的骨灰瓷制品,其将骨灰与光固化树脂混合,通过光固化3D打印成型。这种3D打印方法决定了雕像中骨灰占比低、光固化树脂占比较高,因为骨灰加入量较多时,无法光固化成型,而光固化树脂含量高导致后续难以进行烧制,若要将骨灰全部用在雕像中,那么雕像的体积就会很大,增大占地面积,不易存放,实际上很难实现与逝者等体积的雕像。且光固化方法骨灰原料利用率低,造成骨灰原料大量浪费遗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3D打印工艺将骨灰打印成逝者生前雕像的方法,这种3D打印方法的精度较高,使打印的雕像更接近逝者生前容貌,骨灰占比可调,雕像体积可调。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利用3D打印工艺将骨灰打印成逝者生前雕像的方法,将骨灰与辅助材料混合,制成打印材料,通过3D打印方法和工艺打印成逝者生前雕像;其中,骨灰添加量占打印材料质量的0.1%~70%;3D打印工艺为粉状材料喷墨打印法、粉状材料激光选择性烧结法或丝状材料熔融沉积法。

优选的,所述的辅助材料包含粉体辅助材料和胶黏剂两部分;粉体辅助材料为无机粉体辅助材料或有机高分子粉体辅助材料。

优选的,打印材料为粉体材料,辅助材料包括无机粉体辅助材料和胶黏剂,所述的无机粉体辅助材料为无机氧化物、无机盐、石粉、矿粉、黏土、陶土、氮化物或碳化物;3D打印工艺采用粉状材料选择性喷胶粘结法。

进一步的,所述的无机氧化物为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锆或氧化钛,无机盐为石膏、水泥或磷酸盐。

进一步的,所述的胶黏剂为水或水性胶黏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性胶黏剂为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或高分子水乳液。

进一步的,所述的有机高分子粉体辅助材料为石蜡、松香、石油树脂、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酸甲酯、ABS、聚乳酸或聚碳酸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62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