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防腐电子阳极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0312.1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4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左玉;宋秀丽;宋珍;张彩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4H9/20;C23F13/04;C23F13/06 |
代理公司: | 太原万惟新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21 | 代理人: | 黄海燕 |
地址: | 030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防腐 电子 阳极 控制器 | ||
1.一种智能防腐电子阳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和电极;
所述电极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为上端面为圆形的T形底座,固定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阳极接线端子和阴极接线端子,下部连接阳极;
所述控制模块由电源模块、电流输出模块、断水断线检测模块、单片机U4、状态指示灯模块五部分构成;
所述单片机U4为芯片STC15W202S;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变压器T1、稳压芯片U1、蓄电池BT1,变压器T1的初级端连接供电接口J1,输出端连接由D1、D2、D3、D4组成的桥式整流二极管的输入端,整流二极管的输出端负极接地,正极端连接稳压芯片U1的引脚1,桥式整流二极管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电容C1,整流二极管的输出端正极通过二极管D6连接到接线端子J2A的引脚2,稳压芯片U1的引脚2接地,引脚3连接电容C2的正极,电容C2的负极接地,电容C2与电容C3并接,所述蓄电池BT1的正极依次连接电阻R10和二极管D7,所述稳压芯片U1 为芯片78L05;
所述电流输出模块包括三极管Q1、运算放大器U2和继电器K1,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集电极连接接线端子J2A的引脚1,接线端子J2A的引脚2经二极管D6与整流桥的输出端正极连接,接线端子J2A对应连接所述电极的接线端子J2B,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电容C5连接GND,一路通过电阻R11连接单片机U4的引脚P55,运算放大器U2的供电正极端连接接线端子J2A的引脚2,负极端接地,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连接接线端子J2A的引脚1,继电器K1的输入端连接电源VCC,公共端连接GND,继电器K1的线圈与二极管D10并接,运算放大器U2为运算放大器LM358;
所述断水断线检测模块包括电压比较器U3,所述电压比较器U3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3连接接线端子J2A的引脚1,电阻R4一端连接在电阻R3和电压比较器U3的反相输入端之间,另一端接GND,电压比较器 U3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5连接电源VCC,电阻R5串接电阻R6,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压比较器U3同相输入端,另一端接GND,电压比较器U3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U4的引脚P54,引脚P54经过电容C6接地,U3的反相输入端经R4接地;
所述状态指示灯模块包括状态指示灯D8和D9,所述状态指示灯D8和D9的正极连接电源VCC,负极通过电阻R8和R9分别连接至单片机U4的引脚P31和P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腐电子阳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U4连接有编程端口J1、电流增加按键K1和电流降低按键K2,所述编程端口J1的引脚4接地,引脚3连接单片机U4的引脚P31,引脚2连接单片机U4的引脚P30,引脚1连接电源VCC,电流增加按键K1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单片机U4的引脚P30,电流增加按键K2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单片机U4的引脚P31,J1是编程端口,主要用来对单片机进行烧录程序,K1、K2是用来调整输出电流的,当需要修改输出电流时,将按键按下,然后,再打开电源,即进入了电流设置程序,按K1按键为增加,K2按键为降低,设置好后,单片机U4会自动保存参数,重新上电,即可按照最新设置输出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腐电子阳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并接的电容C3和蓄电池BT1正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腐电子阳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的阳极接线端子与阴极接线端子之间设置有绝缘层,固定底座与阳极之间设置有内部绝缘层,保证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师范学院,未经太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03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