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超声速风洞通气模型头罩分离动态试验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49864.0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7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农;任淑杰;陈刚;叶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G01M9/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辉 |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超 声速 风洞 通气 模型 头罩 分离 动态 试验 装置 | ||
1.一种用于高超声速风洞通气模型头罩分离动态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件(1)、紧固与释放机构、动态测力系统和蚌式头罩(10);
试件(1)包括头锥、内套(9)和外壳(15),头锥和外壳(15)连接,内套(9)位于外壳(15)内,内套(9)与外壳(15)构成试件的进气道;蚌式头罩(10)由紧固与释放机构固连在试件(1)的头锥上,试件(1)通过动态测力系统与风洞攻角机构连接;
所述动态测力系统包括中轴(12)、支杆(13)和天平(14);天平(14)通过支杆(13)和中轴(12)前端连接,中轴(12)后端与风洞攻角机构连接,天平(14)插入试件(1)的内套(9)中,天平前端通过螺栓与试件(1)头锥连接在一起;
所述紧固与释放机构包括前支架(2)、熔断器(4)、后支架(5)和康铜丝(11);前支架(2)、熔断器(4)、后支架(5)均位于试件(1)头锥中,由前支架(2)和后支架(5)支撑熔断器(4),蚌式头罩(10)通过康铜丝(11)紧固在试件(1)头锥上;
天平线和熔断器电源线穿过支杆(13)和中轴(12)内孔通往测控间;
所述蚌式头罩(10)和试件(1)到达预定攻角与侧滑角后,通过熔断器(4)熔断康铜丝(11),释放蚌式头罩(10),由天平实时测量蚌式头罩分离过程的试件上的动态气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超声速风洞通气模型头罩分离动态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天平前端与试件(1)头锥的螺栓连接处依次设置有隔热锥套(8)、隔热垫圈(7)和压紧垫圈(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超声速风洞通气模型头罩分离动态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器(4)为低压熔断器,其电压小于38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超声速风洞通气模型头罩分离动态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试件(1)头锥、内套和外壳材料均为30CrMnSi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超声速风洞通气模型头罩分离动态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试件(1)外表面喷防反光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超声速风洞通气模型头罩分离动态试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蚌式头罩上开有安装观察窗,用于安装内部各部件,安装完成后通过头盖(3)密封所述安装观察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98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