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血清中药物含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7619.6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8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元方;郭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研药物分析测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34;G01N30/36;G01N30/72;G01N30/74;G01N30/88 |
代理公司: | 苏州思睿晶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3 | 代理人: | 吴碧骏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色谱 串联 检测 血清 药物 含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血清中药物含量的方法,首先进行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与进行质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再配置标准工作液,标准内标液;提取人或动物的血液的血清,添加标准内标液制备待测样品;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得到检测数据,再建立校准曲线,代入所述检测数据,得到分析结果;本发明可以精确的检测药物在血清中的活性成分,具有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可操作性强等优点;能将药物作为当成一个整体或者多个部分进行研究;定量准确,经济效益好,检测过程简便快速,实验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血清中药物含量的方法,属于药物分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显示,药物中虽含有诸多成分,但只有被吸收入血的成分才能产生作用,被认为药物活性成分;传统药物多为口服给药,口服给药后药物成分或经过消化道直接吸收入血,或经肝微粒体酶代谢后入血,其活性成分以血液为介质输送到靶点,从而产生作用;血清中含有的成分被认为是药物在体内直接起作用的物质,如今该如何精确的检测药物的活性成分已受到本领域研究者的关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血清中药物含量的方法,可以精确的检测药物在血清中的活性成分。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血清中药物含量的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进行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确定具体色谱条件和流动相梯度洗脱参数;
步骤二:进行质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确定具体质谱条件和质谱检测参数;
步骤三:配置标准工作液;
步骤四:配置标准内标液;
步骤五:对检测血液进行离心处理,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上层清液为血清;
步骤六:将所述标准内标液与所述血清置于离心管中混合后进行离心处理;再在所述离心管中加入蛋白沉淀剂,涡旋混合后进行离心处理,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上层清液为待测样品;
步骤七: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和紫外检测器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得到检测数据;
步骤八:将标准工作液与标准内标液比定为X轴,标准工作液与内标物峰面积比定为Y轴,建立校准曲线,代入所述检测数据,计算出血清中目标药物的浓度,得到分析结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三中标准工作液和步骤四中标准内标液均在-70℃至-75℃条件下保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五中血清置于-20℃条件下保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三中配置的标准工作液的浓度至少为八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五中检测血液为人或动物的血液。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六中蛋白沉淀剂为甲醇、5-磺基水杨酸与蒸馏水的质量比70:5:25的混合溶液。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血清中药物含量的方法,可以精确的检测药物在血清中的活性成分,具有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可操作性强等优点;能将药物作为当成一个整体或者多个部分进行研究;定量准确,经济效益好,检测过程简便快速,实验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血清中药物含量的方法的实验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请参照图1,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血清中药物含量的方法,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研药物分析测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苏研药物分析测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76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