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糖尿病的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0797.6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6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易春;梁慧文;黎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拉格比(广东)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47/46;A61K47/04;A61P3/10;A61K35/745;A61K35/742;A61K35/747;A61K35/744 |
代理公司: | 深圳龙图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1 | 代理人: | 姜书新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糖尿病 益生菌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糖尿病的益生菌制剂,包括以下原料:丁酸杆菌‑玉竹发酵液、婴儿双歧杆菌‑玉米须发酵液、地衣芽孢杆菌、屎肠球菌、干酪乳杆菌、维生素、益生元、膳食纤维、改性硅藻土、改性芋头粉,通过加入丁酸杆菌‑玉竹发酵液和婴儿双歧杆菌‑玉米须发酵液,通过丁酸杆菌对玉竹提取液进行发酵,能够更好的提取玉竹中的药效成分,同时,丁酸杆菌置于玉竹提取液的环境中,有助于丁酸杆菌适应玉竹的药效环境从而产生增效作用,玉米须有利尿、降血压功能,并能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血液黏稠度,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通过婴儿双歧杆菌进行发酵,更好的提取药效,二者相辅相成,协同增效,能够对糖尿病起到很好的改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益生菌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改善糖尿病的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致死率、致残率高。糖尿病合并疾病和并发症多,并发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脑卒中、老年性痴呆、帕金森、肾病、视网膜病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较非糖尿病人群高3倍以上。糖尿病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病人致死、致残的重要病种。
益生菌一般被认为是食入后对宿主有正面效益的活性微生物。可以有效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抑制病原菌,产生良好的健康效应。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健康者、肥胖者和2型糖尿病者之间的组成存在差异性,提示肠道菌群是影响机体代谢性疾病病理生理的可能因素,因此通过对肠道菌群的有效调节来预防或治疗由高脂饮食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糖尿病的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善糖尿病的益生菌制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丁酸杆菌-玉竹发酵液20~30份、婴儿双歧杆菌-玉米须发酵液15~25份、地衣芽孢杆菌6~10份、屎肠球菌4~8份、干酪乳杆菌5~9份、维生素1~3份、益生元8~12份、膳食纤维10~20份、改性硅藻土3~7份、改性芋头粉4~8份。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丁酸杆菌-玉竹发酵液22~28份、婴儿双歧杆菌-玉米须发酵液17~23份、地衣芽孢杆菌7~9份、屎肠球菌5~7份、干酪乳杆菌6~8份、维生素1.5~2.5份、益生元9~11份、膳食纤维13~17份、改性硅藻土4~6份、改性芋头粉5~7份。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丁酸杆菌-玉竹发酵液25份、婴儿双歧杆菌-玉米须发酵液20份、地衣芽孢杆菌8份、屎肠球菌6份、干酪乳杆菌7份、维生素2份、益生元10份、膳食纤维15份、改性硅藻土5份、改性芋头粉6份。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丁酸杆菌-玉竹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丁酸杆菌菌种进行活化处理,然后进行扩大培养并得到活菌数均处于1×107cfu/ml至2×107cfu/ml范围的丁酸杆菌种子液,将丁酸杆菌种子液分为三体积份,将一体积份的丁酸杆菌种子液接入装有混合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得到一级培养液,将所述一级培养液在37℃下培养3~4h,随后向一级培养液中接入上下两体积份的丁酸梭菌种子液得到二级培养液,并向其中加入灭菌后的玉竹提取液,将所述二级培养液在37℃下培养22~26h,最终得丁酸杆菌-玉竹发酵液;整个培养过程都在搅拌条件下进行,并通过添加pH调节剂将所述一级培养液和所述二级培养液的pH值控制在6.5至6.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拉格比(广东)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拉格比(广东)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07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