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减少酸洗液损耗的钢材酸洗前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8087.1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0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戴海峰;蒋庆飞;李孝芳;宗欢欢;张培培;王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瑞马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27/00;B24B41/00;B24B5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221131 江苏省徐州市徐州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酸洗 损耗 钢材 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酸洗预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可减少酸洗液损耗的钢材酸洗前处理设备,包括三组结构相同的固定架,左侧所述固定架上竖向设置有两组结构相同的进料辊,中部所述固定架上竖向设置有两组结构相同的毛刺辊,右侧所述固定架上竖向设置有两组结构相同的出料辊,所述进料辊、毛刺辊和出料辊上均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内壁上均设置有弹簧,通过偏心块旋转,可以往复顶起收集槽,进而可以通过弹簧带动收集槽振动,使得残渣都被震落进收集箱后,从而便于后续从而收集箱内取出堆积的残渣,从而在保证清扫残渣的同时,也方便轻松取出收集槽内堆积的残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酸洗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减少酸洗液损耗的钢材酸洗前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钢材酸洗是指将钢材浸入至酸洗液中,将钢材表面的氧化层进行去除,使得带钢具有洁净并有活性的表面,以保证所生产的钢材的表面质量。
成卷钢材进入酸洗之前,需先开卷而后对钢材表面氧化铁皮进行松动,使得钢材进入酸洗装置中后酸洗溶液能够充分进入到钢材中,与氧化铁层进行化学反应,将钢材表面氧化铁层去除,通过刮蹭钢材的表面氧化铁皮,使其破裂,但是会导致锈屑残渣存留在钢材表面,如果不经处理就进入到酸洗装置中,与酸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会造成酸溶液的过多损耗,因此需要清扫掉残渣,目前在对残渣的清扫比较麻烦,且无法轻松取出清扫后的残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减少酸洗液损耗的钢材酸洗前处理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酸洗液损耗的钢材酸洗前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减少酸洗液损耗的钢材酸洗前处理设备,包括三组结构相同的固定架,左侧所述固定架上竖向设置有两组结构相同的进料辊,中部所述固定架上竖向设置有两组结构相同的毛刺辊,右侧所述固定架上竖向设置有两组结构相同的出料辊,所述进料辊、毛刺辊和出料辊上均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内壁上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均连接在收集槽上,所述收集槽的内壁倾斜设置有斜板,所述收集槽的底部右端设置有收集箱,右侧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设置有推除机构,右侧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左侧连接有顶起机构。
优选的,所述收集箱包括与收集槽连通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右侧设置有箱门,所述箱体的顶部与斜板的倾斜方向相对。
优选的,所述推除机构包括设置在右侧所述固定架顶部的顶板,所述顶板的左侧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均匀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左侧滑动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上设置有传动组件。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挡板滑动连接的推除板,所述推除板螺接在丝杆上,所述丝杆通过轴承与挡板连接,所述丝杆的后端与电机的动力端连接,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挡板上。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套接在电机动力端上的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套接在转轴上,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座上,所述转轴延伸至安装座前侧的一端设置有凸块,且凸块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转轴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顶起机构包括设置在右侧所述固定架左侧底端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后侧连接有滑动板,且滑动板与右侧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左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套接有偏心块,且偏心块位于收集槽的下方,所述转动轴的后端位于转轴的前侧,且转动轴的后侧开设有与转轴相匹配的凹槽,所述转动轴后侧的凹槽上开设有与凸块相匹配的滑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瑞马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徐州瑞马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8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