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清洁防霉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28081.4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4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伟;侯江松;阮静;陈东;詹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日之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14;C08L53/00;C08L77/02;C08L77/06;C08L83/02;C08K13/06;C08K9/12;C08K5/378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杜亚 |
地址: | 2011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防霉 pp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清洁防霉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PP树脂、硅酸酯低聚体、吸水剂、相容剂、防霉助剂、增容分散剂和抗氧剂加入到高速混料机中,采用240~500转/min的速度混6~10min后形成预混料,混好后的预料放入双螺杆挤出机主喂料口中出造粒,并制得易清洁防霉PP复合材料;制得的易清洁防霉PP复合材料的水接触角为65~80°,防霉等级为0级。本发明利用硅酸酯低聚体遇水后易分解生成硅烷醇基,硅烷醇基迁移至聚丙烯复合材料表面之后大幅提高材料表面的亲水性,使材料表面灰尘在水的作用下更容易冲走,起到易清洁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P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易清洁防霉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材料因无毒、质轻、耐化学品性好,加工性能优良逐步受到广大汽车、家电、智能家居等领域的青睐,但因聚丙烯在潮湿环境中易积灰不好清理、表面容易产生霉斑等问题,导致其在高湿等环境中应用受到限制。
目前,针对聚丙烯易清洁及抗菌防霉的研究已有见报道,专利CN201710474610.9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抗菌PP-PA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利用云母粉经过聚丙烯酸丁酯(PBA)的接枝,可以在云母粉表面形成PBA的有机包覆层,产生了强大的立体防护作用,阻止了云母粉的团聚,能够均匀地分散于PP-PA6基体中,提高PP-PA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添加抗菌剂提高PP-PA6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该专利制备的高性能抗菌PP-PA6复合材料虽有不错的力学性能,但易清洁效果不得而知。专利CN201810814340.6公开了一种抗菌耐粉尘吸附免喷涂PP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聚丙烯树脂、吸湿型离子聚合物、相容剂、浸润剂、金属粉颜料、抗菌剂、分散剂及抗氧剂共混造粒而成,通过吸湿型离子聚合物提高PP材料的抗静电性能,降低粉尘吸附的概率,且在保证PP树脂性能的同时,吸湿型离子型聚合物还可以提高PP表面的耐刮擦性能,利用纳米氧化锌作为抗菌剂提高PP树脂的抗菌性能,降低PP材料在高湿度环境下细菌滋生的风险。该专利制备材料有不错的抗菌耐粉尘吸附效果,但单靠吸湿型离子聚合物来提高耐粉尘吸附,效果还需改善。专利CN 103910997 A公开了“一种永久抗静电、抗菌聚酰胺6/聚丙烯复合材料”,其通过永久抗静电、抗菌剂来提高聚酰胺6/聚丙烯合金的抗静电性能及抗菌性能,还改善了PA6的吸水性和PP的耐磨性和耐热性能,该专利制备的永久抗静电抗菌聚酰胺6/聚丙烯复合材料有不错的抗静电和抗菌性能,但易清洁效果不得而知。
因此,研究一种易清洁防霉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易清洁防霉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易清洁防霉PP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份:按重量份数计,
硅酸酯低聚体遇水后易分解生成硅烷醇基,硅烷醇基迁移至聚丙烯复合材料表面之后大幅提高材料表面的亲水性,使材料表面灰尘在水的作用下更容易冲走,起到易清洁的作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易清洁防霉PP复合材料,易清洁防霉PP复合材料的水接触角为65~80°,防霉等级为0级。
如上所述的一种易清洁防霉PP复合材料,吸水剂为端氨基含量超过45mmol/kg的尼龙,若尼龙的端氨基含量小于45mmol/kg,则尼龙的吸水率较低,会导致硅酸酯低聚体水解率较低,从而影响PP材料的亲水性,降低易清洁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日之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日之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80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