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茶生产工艺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4363.7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1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喻泽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庐恒信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郑双根 |
地址: | 31151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茶 生产工艺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白茶生产工艺及其装置,白茶生产工艺步骤如下:采摘,摊青,分解酶处理,烫青,多次杀青,理条,干燥。白茶生产装置,包括底座,移动基座,烘干筒和设电机组件;烘干筒上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热风组件;烘干筒内设有多个烘干盘。本发明提供了白茶生产工艺及其装置,提供科学且有效的白茶加工方法,并通过多次杀青、理条并干燥的多道步骤使茶叶内的各成分能有效转化并提取出,从而提升茶叶的品质;摊青在中温湿度(30℃/65%RH)环境下,酶活性提升较快,其茶香质量最佳。设置由电机组件驱动的烘干盘,茶叶转动烘干,并通过热风组件不断循环输送热空气,全面烘干的同时还能快速带走湿气,白茶茶叶的烘干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茶生产加工,特别是白茶生产工艺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崇尚自然与健康的21世纪,白茶以绿色健康的形象,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近年来,茶叶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层次不断深入,经证实白茶之“三降三抗”(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辐射、抗肿瘤、抗氧化)效果比任何茶叶都显著。随着白茶在欧洲、东南亚、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大,被认为是未来几年内最具发展潜力的茶类。
目前,关于白茶的加工的报道不少,但是对于白茶加工过程中如何提升其最终产品品质的内容不多。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白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传统的白茶加工工艺知识简单的对白茶茶叶进行加工,无法充分的将白茶的营养物质发挥出来,且其口感也相对一般,无法满足现代人更高的需求。而且,目前白茶加工所使用的烘干机都是采用设于顶部的加热器进行烘干,在实际烘干过程中烘干机内上下温度不一致,导致白茶的烘干情况不一致,从而造成白茶烘干质量不稳定,影响其烘干效率的同时还会因部分烘干不充分造成质量不合格,影响经济效益。
所以,传统的白茶生产加工方法存在加工简单无法满足现代人需求,采用的烘干机烘干效果不佳影响经济效益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白茶生产工艺及其装置。本发明具有采用本方法生产的白茶能满足现代人需求,其烘干装置烘干效果相对更好提高经济效益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白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采摘:采摘单叶至一芽一叶和/或一芽二叶的茶树鲜叶作为原料,得a品;
B、摊青:将a品均匀地摊放在竹匾上,并将竹匾放到摊凉架上,将摊凉架放置到空气流通处,避免阳光照射,得b品;摊青温度为30℃,湿度为65%RH,摊青时间为6-12小时,以手抓柔软为宜;
C、分解酶处理:向b品喷洒分解酶并静置30min得c品;所述分解酶的浓度为0.1%~0.7%;
D、烫青:将c品投入烫青装置中烫青处理50~55s,然后晾干得d品;所述控制烫青装置的热水温度为95~98℃;
E、一次杀青:将d品放入滚筒杀青机内处理1.5~2min并摊凉得e品;所述滚筒杀青机的温度为130~140℃;
F、二次杀青:将e品输送至微波杀青装置进行二次杀青并摊凉得f品;二次杀青时间1.2~1.25min,摊凉时间5~8min;
G、理条:将e品送入理条机中进行理条并摊凉,得g品;
H、干燥:将g品送入烘干机中进行干燥得h品;
I、检验:对h品进行检验,合格后得成品白茶。
前述的白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分解酶包括果胶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庐恒信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桐庐恒信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43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量化巴哈赛车减速器
- 下一篇:一种轻微物体滑动式结构、制作方法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