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QR码和惯性导航融合的车辆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19953.0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4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培俊;朱永东;赵旋;朱凯男;杨斌;刘云涛;时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之江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G01C21/00 | 分类号: | G01C21/00;G01C21/16;G01C21/20;G06K7/14;G06T7/8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qr 惯性 导航 融合 车辆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QR码和惯性导航融合的车辆定位方法,该方法以二维码中最易于识别的QR码作为定位参考,加上相机的标定参数,得到待定位点与参考点之间的距离,再通过同时识别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QR码,定位车辆所在的位置。QR码中包含地理位置、朝向、QR码物理宽度和高度信息,相机参数包括焦距和高度。当通过QR码定位失败时,用惯性导航系统进行短暂地过渡定位,有效地克服惯性导航系统的累积误差问题,完成车辆的连续精准定位。本发明通过低成本的QR码识别技术和成熟的惯性导航系统相结合,实现了连续地精准定位,可广泛地应用于停车场、各类园区以及GPS信号覆盖不好的室内、地下等多种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航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QR码和惯性导航融合的车辆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定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告诉用户某一物体的位置信息。目前已有的定位技术多达几十种,而每种定位技术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和适合的应用场景,没有绝对的胜负之分。
最专业的定位系统当属卫星定位系统,比如中国的北斗系统、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等。卫星定位系统覆盖广,技术成熟,是现阶段应用最广的定位技术之一,但卫星定位的民用精度约为10米,无法满足自动驾驶等高精度要求的业务,而且卫星信号覆盖有盲点,比如室内等场景多数情况下无法使用。为了弥补卫星定位的不足,无线定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室内等场景,目前已经发展出了非常多的种类,基于蜂窝网络基站的、Wi-Fi信号的、蓝牙信号的、UWB的、等等。其中,UWB定位是利用超宽带技术的一种精度较高的定位技术,可应用于室内静止或者移动的物体和人的定位,能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但UWB技术目前部署成本较高,且容易被墙壁等障碍物遮挡造成定位不准。惯性导航系统可以不依赖外部条件独立运行,但它会累积误差,不适合长时间的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QR码和惯性导航融合的车辆定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QR码和惯性导航融合的车辆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车载部分和路侧部分实现;其中,车载部分包括相机、计算单元和惯性导航系统,路侧部分由分布在道路两侧的多个QR码组成;包括以下步骤:
1)相机拍照产生一张图像,发送到计算单元中识别QR码;
2)计算单元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定位图像中QR码的候选区域,判断候选区域个数:
2.1)如果候选区域小于两个,则跳到步骤3);
2.2)如果候选区域大于等于两个,在所有候选区域中,识别QR码的内容并计算像素宽度,加入已识别列表,判断QR码个数:
2.2.1)如果已识别列表中的QR码个数n<2,则跳到步骤3);
2.2.2)如果已识别列表中的QR码个数n≥2,依次读取QRi码的内容,QRi码表示已识别列表中第i个QR码,i=1~n;计算相机到QRi码中心在水平面上的距离ri,直至遍历已识别列表中的QR码;再次判断QR码个数:
2.2.2.1)如果已识别列表中的QR码个数n=2,计算以QR1码中心为圆心r1为半径的圆和以QR2码中心为圆心r2为半径的圆的交点;判断交点的个数:
如果有两个交点A和B,计算A指向B的朝向角减去两QR码中任一的朝向角的角度差;如果角度差在(-90°,90°)时,则B点为待定位点;如果角度差在(90°,270°)时,则A点为待定位点;跳到步骤4);
如果只有一个交点,该交点就是待定位点,跳到步骤4);
如果没有交点,则跳到步骤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之江实验室,未经之江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99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