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绝缘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19477.2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5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付东;卢启付;汤龙华;冉旺;傅明;石泉;刘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贾小慧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绝缘 缺陷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缆绝缘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电缆的测量数据,测量数据具体包括:温度测量数据和接地环流测量数据;将测量数据与测量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并基于预设的比较结果与绝缘缺陷检测结果的对应关系,确定待检测电缆的绝缘缺陷检测结果,其中测量阈值具体包括:温度测量阈值和接地环流测量阈值。本申请利用接地环流的电流值、电缆温度值与电缆绝缘老化的关联特性,通过接地环流的电流值和电缆温度值共同进行阈值比对作为判定电缆绝缘老化的依据,解决了现有仅通过电流值判断的电缆绝缘缺陷判定方式在电缆绝缘问题的计算量大,计算模型复杂而导致的判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备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绝缘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电路输电网络的重要组成之一,由线芯导体,绝缘层,填充层,金属护层和外保护层构成,在电缆运行过程中,场强、温度、外力挤压都会使电缆绝缘介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发生改变,电缆的损耗特性也相应发生改变,即电缆的绝缘老化,若绝缘老化达到一定程度,会对正常的输电构成严重影响。
目前判断电缆绝缘老化的方式有接地线感应环流法,即通过电流互感器采样,经过外围电路放大、A/D转换、信号传输和计算机处理后得到接地线电流的变化情况。其中计算机的处理尤为重要,因为处理结果直接影响电缆绝缘情况的判断的方法。然而,当前接地线感应环流法的处理方法对电缆绝缘问题的计算量大,计算模型复杂,造成了现有的电缆绝缘老化判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缆绝缘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接地线感应环流法的处理方法存在的电缆绝缘老化判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首先,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缆绝缘缺陷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待检测电缆的测量数据,所述测量数据具体包括:温度测量数据和接地环流测量数据;
将所述测量数据与测量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并基于预设的比较结果与绝缘缺陷检测结果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检测电缆的绝缘缺陷检测结果,其中所述测量阈值具体包括:温度测量阈值和接地环流测量阈值。
优选地,所述温度测量阈值具体包括:第一温度测量阈值和第二温度测量阈值;
所述接地环流测量阈值具体包括:第一接地环流测量阈值和第二接地环流测量阈值。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测量数据与测量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并基于预设的比较结果与绝缘缺陷检测结果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检测电缆的绝缘缺陷检测结果具体包括:
将所述接地环流测量数据与所述接地环流测量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接地环流测量数据不小于所述第一接地环流测量阈值,则输出所述待检测电缆的绝缘缺陷检测结果为异常,若所述接地环流测量数据小于所述第一接地环流测量阈值和所述第二接地环流测量阈值,则输出所述待检测电缆的绝缘缺陷检测结果为正常,若所述接地环流测量数据小于所述第一接地环流测量阈值且大于所述第二接地环流测量阈值,则将所述温度测量数据与所述温度测量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温度测量数据小于所述第一温度测量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温度测量阈值,则输出所述待检测电缆的绝缘缺陷检测结果为正常。
优选地,所述测量阈值的配置过程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待检测电缆的类型,确定待检测电缆的绝缘缺陷告警阈值,将所述绝缘缺陷告警阈值作为所述测量阈值中的第一温度测量阈值和第一接地环流测量阈值,所述绝缘缺陷告警阈值包括温度告警阈值和接地环流告警阈值;
根据所述待检测电缆的历史测量数据,计算出所述历史测量数据的均值和方差,并基于所述均值和所述方差,得到所述历史测量数据的正态分布结果,所述历史测量数据包括温度历史测量数据和接地环流历史测量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94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上救生系统
- 下一篇:一种畜牧养殖用自动喂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