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节能环保轮胎支撑胶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17307.0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0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于学勇;戴军;王立华;李总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沃瑞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00 | 分类号: | C08L9/00;C08K7/26;C08K3/22;C08K3/06;C08K5/098;C08K13/04 |
代理公司: | 青岛科通知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3 | 代理人: | 张晓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节能 环保 轮胎 支撑 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节能环保轮胎支撑胶配方及其制备方法,配方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顺丁橡胶100份、白炭黑40‑50份、硅烷偶联剂4‑5份、白炭黑分散剂3‑4份、氧化锌3‑5份、新型功能树脂3‑5份、液体异戊橡胶3‑6份、防老剂2‑4份、促进剂1.8‑2.2份、防焦剂 0.1‑0.2份、硫磺粉1.6‑2.8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较高份数的白炭黑分散剂和新型功能型树脂,在保留白炭黑配方低生热,低滚阻特性的同时解决了挤出破边等应用难题;使用100%顺丁橡胶代替天然胶和高顺式顺丁胶的组合,保证了胶料的加工性,保证了低生热和低滚阻的平衡;使用液体IR代替油,保证了胶料的加工性同时,提升了胶料的硬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橡胶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节能环保轮胎支撑胶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设施需求的迅速膨胀,人们对汽车轮胎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缺气保用轮胎,作为汽车轮胎的一个细分品类,由于其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汽车原配厂商和轮胎替换市场的欢迎;支撑胶作为缺气保用轮胎的关键部件,对轮胎的舒适性、节油性和零气压行驶能力至关重要。
目前轮胎行业所用的支撑胶主要是以零气压行驶能力为第一要求,很大程度上牺牲了轮胎的节油性和舒适性,并且目前常用的支撑胶配方,使用天然胶和顺丁胶并用的方法解决顺丁胶加工性差的问题,但是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滚动阻力,提高了汽车油耗,并且使用一定份数的增塑油来改善胶料的加工性,这样降低了胶料的物性,降低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在保证轮胎零气压耐久性能的前提下,开发出一种低滚动阻力和较好舒适性的汽车用节能环保轮胎支撑胶配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节能环保轮胎支撑胶配方,其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顺丁橡胶100份、白炭黑40-50份、硅烷偶联剂4-5份、白炭黑分散剂3-4份、氧化锌3-5份、新型功能树脂3-5份、液体异戊橡胶3-6份、防老剂2-4份、促进剂1.8-2.2份、防焦剂 0.1-0.2份、硫磺粉1.6-2.8份;顺丁橡胶包括顺式含量>95%的顺丁橡胶和顺式含量为35%-40%的顺丁橡胶;顺式含量>95%的顺丁橡胶和顺式含量为35%-40%的顺丁橡胶的用量为(1-1.5):1,本发明所述的新型功能树脂为超级增粘树脂KORESIN。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用节能环保轮胎支撑胶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炭黑为氮吸附比表面积为150-190m2/g高分散型白炭黑,所述硅烷偶联剂为含硫硅烷偶联剂,包括双(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TESPT)、双(三乙氧基硅丙基)二硫化物(TESPD)、NXT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所述的白炭黑分散剂为莱茵白炭黑分散剂ST。
本发明所述的防老剂为防老剂TMQ 、防老剂6PPD、防老剂DTPD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所述的促进剂为促进剂DM。
本发明所述的防焦剂为防焦剂CTP。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用新型节能环保轮胎支撑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母胶生产
向密炼机中加入顺丁橡胶、白炭黑、硅烷偶联剂、白炭黑分散剂、超级增粘树脂KORESIN、液体异戊橡胶,启动密炼机,压上顶栓40s,上顶栓压力为0.4-0.6Mpa,升栓注油,压上顶栓40s,混炼温度为125℃,转速为40-45rpm,升栓停留10s,压上顶栓40s,混炼温度上升至145℃,转速降至5-15rpm,上顶栓压力降至为0.3-0.4Mpa,压上顶栓60s,将转速升至50rpm,上顶栓压力升至为0.4-0.6Mpa,排胶。
S2终胶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沃瑞轮胎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沃瑞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7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