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增韧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11206.2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7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兵;党晓晗;马艳恒;郝朋程;赵田丽;张志娟;王快社;王文;蔡军;胡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1/38 | 分类号: | B21B1/38;B21C37/02;C23C24/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孙雅静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金属 基层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增强增韧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金属板为基体,以硬质陶瓷颗粒为增强相,将所述的增强相冷喷涂于基体表面得到喷涂后的金属板,将喷涂后的金属板与未喷涂的金属板进行轧制结合,形成层状复合板;
以金属箔为增韧层,将金属箔夹在两个所述的层状复合板中间,进行累积叠轧得到增强增韧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
所述的增韧层厚度为0.8~2mm;
将所述的增强相冷喷涂于基体表面得到喷涂后的金属板,具体包括:
将所述的增强相与粘结剂混合后冷喷涂于基体表面,并进行退火处理,得到喷涂后的金属板,所述的粘结剂包括与所述的金属板相同的金属粉末,所述的退火温度为220~480℃,退火时间为20~8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增韧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质陶瓷颗粒的粒径大小为0.1μm~50μm,所述的增强相占基体的体积百分比为5%~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增韧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板包括Al、Cu和Ti 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增强相包括SiC、Al2O3、SiO2、B4C、AlN和TiC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金属箔包括Ti、Al和Cu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增韧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喷涂后的金属板与未喷涂的金属板进行轧制结合,形成层状复合板,具体包括:
将喷涂后的金属板与未喷涂的金属板进行堆叠、铆接、预热和轧制结合,形成层状复合板,所述的预热温度为280~400℃,预热时间为8~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增韧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金属箔夹在两个所述的层状复合板中间,进行累积叠轧得到增强增韧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具体包括:
将金属箔夹在两个所述的层状复合板中间,进行叠合、冲孔、铆接、预热后,进行多道次累积叠轧,对累积叠轧得到的复合板进行热处理,得到多层增强增韧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
所述的预热温度为280~400℃,预热时间为8~10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强增韧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累积叠轧的轧制温度为200~430℃,累积叠轧的轧制道次为3~12道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强增韧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处理的温度为200~480℃,热处理时间为20min~80min。
8.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增强增韧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增强增韧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
所述的增强增韧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包括以金属板为基体,以硬质陶瓷颗粒为增强相,将所述的增强相与粘结剂混合后冷喷涂于基体表面得到喷涂后的金属板,将喷涂后的金属板与未喷涂的金属板进行轧制结合,形成层状复合板,所述的粘结剂包括与所述的金属板相同的金属粉末,
以金属箔为增韧层,将金属箔夹在两个所述的层状复合板中间,进行累积叠轧得到增强增韧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12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