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幅度缩短兰州百合种植周期和种苗快速繁殖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509916.1 申请日: 2020-12-18
公开(公告)号: CN112616663A 公开(公告)日: 2021-04-09
发明(设计)人: 郑奕荣;颜予鹤;陈德宗;李露;黎正义;连燕华;丁亚;齐小乎;樊文彬;于浩;郑加娜;丘世铎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顗泉种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A01G22/35
代理公司: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代理人: 卢丽红
地址: 444100 湖北省宜***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大幅度 缩短 兰州 百合 种植 周期 种苗 快速 繁殖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大幅度缩短兰州百合种植周期和种苗快速繁殖的方法,包括兰州百合的品种优选方法,百合鳞茎果的冲洗、剥片,鳞片的清洗、消毒灭菌和脱毒处理,黄基质外植体的制取;外植体接种于小鳞茎诱导培养基诱导小鳞茎;外植体小鳞茎的优选;小鳞茎和小叶子转接于小鳞茎增殖培养基;小鳞茎转接入分化培养基;将分化苗接种于壮苗生根培养基;大棚炼苗;育苗大棚内将炼化的生根苗培育成脱毒一代果苗;一代果苗的露天种植。本发明通过科学方法对兰州百合的品种进行优选,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提高了兰州百合的品种品质、良好种性基因的复本还原;将兰州百合的田间种植周期从平均4.5年大幅度缩短到2年,年亩产比传统繁殖方法提高了17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兰州百合的品种优选方法和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大幅度缩短兰州百合种植周期和种苗快速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兰州百合是中国三大百合品种之一,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山丹类百合。兰州百合是当前全国唯一的食用甜百合,是甘肃省兰州市特产,拥有中国国家地理标志的产品。兰州百合味甜美、无苦味、纤维少,百合个头大,色泽洁白,是百合中的上乘品种。

甘肃省临洮府志和平凉县志中记载,食用百合的种植历史距今已有500多年。而兰州栽培百合的历史从引种到现在约有162年,据《皋兰县志》记载,兰州百合系七里河区黄峪沟农民扬万贵(世称扬百合)于1858年(清咸丰八年)从陕西长武、彬县引种,1863年(清同治二年)试种成功,到1883年(清光绪九年)由于当时陕甘总督谭钟林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百合得以大力发展。当时种植的百合只供一些达官贵人食用和地方官僚向清朝政府官员和皇室进贡,到1890年开始作为蔬菜上市。当时的种植面积355亩,每亩产量1200市斤。

别据兰州市政府官网公开的资料,截至2016年底,兰州百合种植面积共10.24万亩,百合产量共2.82万吨,相当于年亩产550斤(2.82万吨*2000斤/吨/10.24万亩=550斤/亩),种植户10954户共59007人。从兰州百合在兰州市试种成功、推广种植的发展历史看,其133年(1883年-2016年)的田间种植,兰州百合的年亩产量从1200斤下降到550斤,说明兰州百合的品种种性退化严重。

兰州百合传统种植方法是利用百合地下鳞茎分化获得小鳞茎种球进行无性繁殖种植。这种常规繁殖种植方法,经多代分植以后,品种种性退化严重,鳞茎果的产量下降趋势明显。兰州百合经多代分植以后,土壤、鳞茎果累积的细菌和病毒繁多,鳞茎球果容易感染,植株抗病能力弱,是其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田间技术管理水平落后和自然气候环境恶劣,也是兰州百合亩产量低的原因。

兰州百合传统繁殖种植方法,从小鳞茎种球下苗种植到收获成品的鳞茎球果,种植周期为3年-6年,平均为4.5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幅度缩短兰州百合种植周期和种苗快速繁殖的方法,其解决了兰州百合品种种性退化、年亩产下降严重、种植周期长等问题,大大提高了亩产量和大幅度缩短田间坡地种植周期。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大幅度缩短兰州百合种植周期和种苗快速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兰州百合的品种优选

按照外形端正,鳞片润白光泽、鳞片肥厚宽饱满、上包形成平口状,鳞茎球果密实、块头壮大、单果形态、没有黄麻斑等标准,从种植兰州百合的田间、坡地、山里选择出优质的兰州百合鳞茎球果;将按上述标准选出的鳞茎球果或者剥下的鳞片种植于种源区内,淘汰长势弱小的植株,保留健壮的母株,再次执行上述八项标准从二年生母株的鳞茎球果中优选出作为组培快繁的原种鳞茎球果;

二、鳞茎球果的冲洗、剥片,鳞片的清洗、消毒灭菌和脱毒处理

将步骤一优选出的兰州百合鳞茎球果洗净后去掉表层鳞片剥取中间层鳞片,对中间层鳞片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和脱毒处理,得到灭菌脱毒的原种鳞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顗泉种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顗泉种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99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