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板模具及其起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09105.1 | 申请日: | 2020-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0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张良;崔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泉晶宫绿建节能建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B28B1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 地址: | 2364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板 模具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制板模具及其起模装置,模具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一框板,第一框板之间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框板,所述起模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设有驱动支撑件,驱动支撑件上设有滑动支撑件,滑动支撑件的下方设有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上设有挤压件和起模件。本发明起模装置通过转动拐角挤压件,使得各个拐角挤压件之间形成矩形结构,通过第四螺纹孔内的螺杆进行固定,安装边缘挤压件,使拐角挤压件之间形成的矩形和预制板模具的内框大小相同,适合不同尺寸的浇筑模板的起模作业;避免脱模导致预制板的损坏,取代传统的手动脱模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板领域,具体是一种预制板模具及其起模装置。
背景技术
预制板是工程常用的模件或板块。因为是在预制场生产加工成型的混凝土 预制件,直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所以叫预制板。制作预制板时,先用木 板钉制空心模型,在模型的空心部分布上钢筋后,用水泥灌满空心部分,等干 后敲去木板,剩下的就是预制板了。预制板在建筑上的用处很多,如公路旁边 的水沟上盖住的水泥板。
传统的起模作业,采用人工手动进行起模作业,效率低下,长时间的作业 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起模作业过程中,预制板极易被损坏,特别的 角和边缘处,影响成品率,导致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板模具及其起模装置,采用预制板模具在 第一方形框体内进行浇筑作业,待浇筑完成后,预制板干燥,通过转动控制轴, 调节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角度,通过调节支撑件位于第二连接件内滑动,通过第三 螺纹孔内的螺杆进行固定,通过转动拐角挤压件,使得各个拐角挤压件之间形 成矩形结构,通过第四螺纹孔内的螺杆进行固定,安装边缘挤压件,使拐角挤 压件之间形成的矩形和预制板模具的内框大小相同,适合不同尺寸的浇筑模板 的起模作业;
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滑动支撑件沿滚动槽的延伸方向移动,通过第一电机驱 动滑动支撑件沿连接轴的延伸方向移动,调节位置,通过液压缸控制第二支撑 件向下移动,使得拐角挤压件对预制板的角进行接触,通过边缘挤压件对预制 板的边缘进行接触,第一气缸驱动滑动件移动,第二气缸驱动托取件向下移动, 第一气缸驱动滑动件缩回,通过铲体插入预制板模具的下方,第二气缸驱动托 取件向上移动,将预制板模具托起,使得预制板与模具脱离,避免脱模导致预 制板的损坏,取代传统的手动脱模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 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预制板模具,模具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一框板,第一框板之间设有对称分 布的第二框板,所述第一框板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卡块,第二框板的两端均设有 卡槽,卡槽与卡块配合,第二框板的两端均通过螺杆与第一框板卡合固定,第 一框板和第二框板均采用槽钢制成。
一种预制板模具的起模装置,所述起模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 上设有驱动支撑件,驱动支撑件上设有滑动支撑件,滑动支撑件的下方设有液 压缸,液压缸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上设有挤压件和起模件。
所述挤压件包括控制轴,控制轴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 件上转动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上滑动设有支撑件,支撑件 的一端位于第二连接件内滑动,另一端转动设有拐角挤压件,相邻的两个拐角 挤压件之间设有边缘挤压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方形框体和第二方形框体,第一方形 框体和第二方形框体之间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柱,第一方形框体的下方设有阵 列分布的地脚,第二方形框体包括对称分布的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滑动槽,第一滑动槽之间连通设有通过槽, 通过槽内设有齿条,支撑杆上设有滚动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泉晶宫绿建节能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临泉晶宫绿建节能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91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