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短路失效分析方法及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7764.1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0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华;韩建国;廖钦林;宋传煜;罗锦明;吴金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风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78 | 分类号: | G01R31/37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陈嘉琪 |
地址: | 52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短路 失效 分析 方法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短路失效分析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粉尘以及与粉尘相对应的分析参数,其中,分析参数包括粉尘的种类和粒径;将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依次叠放,其中,粉尘设置在正极极片与隔膜之间,或者,粉尘设置在负极极片与隔膜之间;对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施加压力以压紧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对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提供电压;调整压力和/或电压直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短路;记录在该分析参数下粉尘短路时对应的压力和电压。通过重复上述步骤,则可以得出不同分析参数的粉尘在一定条件下短路的数据,由此,锂电池在安全验证中短路后,通过查询比对所记录的数据,则可以快速的查出是何种粉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锂电池短路失效分析方法及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上的粉尘脱落,可能会刺穿正负极极片之间的隔膜,并在高压下正负极极片通过粉尘形成回路,会导致电池短路而失效。现有的厂商会对锂电池进行安全验证,通过对锂电池施加压力以及接通高压,内部失效的锂电池则直接剔除。但是这样做不仅费时费力还浪费材料,而且因为在正负极片短接的时候会将粉尘燃烧掉,因此无法确定是什么粉尘,因而也无法找出产生这个粉尘的原因,有可能会导致下一批生产出来的锂电池依然具有这种粉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锂电池短路失效分析方法及检测装置,旨在测定出粉尘导致锂电池短路失效的数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锂电池短路失效分析方法,其包括:提供一粉尘以及与所述粉尘相对应的分析参数,其中,所述分析参数包括所述粉尘的种类和粒径;将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依次叠放,其中,所述粉尘设置在所述正极极片与所述隔膜之间,或者,所述粉尘设置在所述负极极片与所述隔膜之间;对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施加压力以压紧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对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提供电压;调整所述压力和/或所述电压直到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短路;记录在所述分析参数下所述粉尘短路时对应的所述压力和所述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所述压力和/或所述电压直到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短路包括:将所述压力调整至预设压力值;调增所述电压直到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短路。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所述压力和/或所述电压直到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短路包括:将所述电压调整至预设电压值;调增所述压力直到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短路。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所述压力和/或所述电压直到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短路包括:将所述压力调整至预设压力值,以及将所述电压调整至预设电压值;同步调增所述压力和所述电压直到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短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锂电池短路失效分析的检测装置,其应用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其包括:第一导电压板、第二导电压板和驱动组件,第一导电压板用于与电压可调的电源连接;第二导电压板用于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压板与所述第一导电压板相对设置;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导电压板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导电压板朝向所述第二导电压板移动,其中,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力可调节以调整所述第一导电板和所述第二导电板之间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缸和推杆,推杆两端分别与所述气缸和所述第一导电压板连接,所述推杆受所述气缸驱动以推动所述第一导电压板朝向所述第二导电压板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架,其包括:连接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其中,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推杆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后与所述第一导电压板连接;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导电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压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导电压板相对的面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绝缘板,其安装在所述推杆和所述第一导电压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风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风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77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