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消杀安全柜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6337.1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3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明;北京福乐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9/18 | 分类号: | A61L9/18;A61L9/20;A61L9/22;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春江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5 | 代理人: | 曹洁 |
地址: | 10016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消杀安全柜,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包括柜门、柜体、置物板和消杀设备;柜门旋转连接于柜体的开口处;置物板水平安装在柜体内;消杀设备安装在柜体底部,包括外壳、进风口、出风口、吹风机、螺旋风道装置、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和倒锥形风道;螺旋风道装置用于将流入的空气经在螺旋形风道内进行光触媒作用的杀菌后,再流出;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安装在倒锥形风道的侧壁上,用于输出纳米水离子至倒锥形风道内,并随空气流流动输出。本发明螺旋风道的总长度可根据所需消杀的病毒杆菌种类进行设置,扩大了灭菌的适用范围,并且依据螺旋风道的长短实现了消杀时间的可调节,从而提高了杀菌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消杀安全柜。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日常生活当中,物品储存环境的空气质量常常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由于气密化的影响,很容易使空气的污染物质和细菌等类物质滞留在室内,从而影响到物品的净度和品质。例如,在日常保鲜、冷藏食品时,在碗、筷等日常存储时,在医院、实验室等存储各类生物或物品时,等等,都需要进行空气净化,除甲醛、除异味、除烟除尘、除花粉及过敏原、消毒杀菌等。
但是,目前针对病毒杆菌的消杀设备大多存在杀菌效率低,无法保证杀菌有效性。例如,中国专利CN203139177U中公开了一种纳米水离子空气净化机,采用纳米水离子发生器对管道内的空气进行除臭和杀菌,并且也在出风管道内设置有紫外线灯管和负离子发生器,进行抑菌杀菌。但是,杀菌的作用时间难以保证和控制,导致杀菌有效性差。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消杀安全柜。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生物消杀安全柜,包括柜门、柜体、置物板和消杀设备;
柜门旋转连接于柜体的开口处;
置物板水平安装在柜体内;
消杀设备安装在柜体底部,包括外壳、进风口、出风口、吹风机、螺旋风道装置、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和倒锥形风道;
进风口开设于外壳一侧壁的下部,用于空气的流入;
吹风机安装在进风口旁,吹风机的出风口与螺旋风道装置的第一入风口对准,用于提供动力将从进风口流入的空气吹入螺旋风道装置内;
螺旋风道装置位于进风口的上方,包括第一入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一入风口连接位于螺旋风道装置的下底面上,第一出风口连接位于螺旋风道装置的上底面中心处,用于将从第一入风口流入的空气,经在螺旋形风道内进行光触媒作用的杀菌后,再从第一出风口流出;
倒锥形风道位于螺旋风道装置的上方,倒锥形风道的入风口与螺旋风道装置的第一出风口连接,倒锥形风道的出风口与与消杀设备的出风口连接,倒锥形风道的入风口尺寸小于出风口尺寸;
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安装在倒锥形风道的侧壁上,用于输出纳米水离子至倒锥形风道内,并随从倒锥形风道的入风口至出风口流动的空气流流动输出。
优选地,螺旋风道装置还包括螺旋风道、第二出风口、触媒层、光反面和发光二极管;
螺旋风道的管道横截面为方形,管道由外向内螺旋形布置形成壳体为长方体形的螺旋风道;
发光二极管均布于螺旋风道装置的壳体上顶面的内壁上,用于照射出紫外线光;
触媒层位于发光二极管下方一段距离处,呈圆盘形;
第二出风口包括位于螺旋风道装置壳体内部的管道,其管壁包括从螺旋风道装置的壳体上顶面的内壁至触媒层上表面的第一部分、触媒层内部的第二部分和从触媒层内部任一处至触媒层下底面的螺旋风道的中部出风口的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管壁横截面为方形,第一部分管壁为光反面,呈外凸的弧形,用于使光被光反面呈发散的反射。
优选地,发光二极管用于照射具有400nm以下波长的紫外线A光或紫外线C光,或者用于照射具有400nm以下波长的紫外线A光和紫外线C光。
优选地,触媒层中包含的触媒为以10nm-60nm的大小粒子化的氧化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明;北京福乐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刘明;北京福乐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63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