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消杀安全柜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6337.1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3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明;北京福乐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9/18 | 分类号: | A61L9/18;A61L9/20;A61L9/22;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春江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5 | 代理人: | 曹洁 |
地址: | 10016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安全 | ||
1.一种生物消杀安全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门(101)、柜体(102)、置物板(103)和消杀设备(104);
柜门(101)旋转连接于柜体(102)的开口处;
置物板(103)水平安装在柜体(102)内;
消杀设备(104)安装在柜体(102)底部,包括外壳(1)、进风口(2)、出风口(3)、吹风机(4)、螺旋风道装置(5)、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7)和倒锥形风道(8);
进风口(2)开设于外壳(1)一侧壁的下部,用于空气的流入;
吹风机(4)安装在进风口(2)旁,吹风机(4)的出风口与螺旋风道装置(5)的第一入风口(51)对准,用于提供动力将从进风口(2)流入的空气吹入螺旋风道装置(5)内;
螺旋风道装置(5)位于进风口(2)的上方,包括第一入风口(51)和第一出风口(52),第一入风口(51)连接位于螺旋风道装置(5)的下底面上,第一出风口(52)连接位于螺旋风道装置(5)的上底面中心处,用于将从第一入风口(51)流入的空气,经在螺旋形风道内进行光触媒作用的杀菌后,再从第一出风口(52)流出;
倒锥形风道(8)位于螺旋风道装置(5)的上方,倒锥形风道(8)的入风口与螺旋风道装置(5)的第一出风口(52)连接,倒锥形风道(8)的出风口与消杀设备的出风口(3)连接,倒锥形风道(8)的入风口尺寸小于出风口尺寸;
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7)安装在倒锥形风道(8)的侧壁上,用于输出纳米水离子至倒锥形风道(8)内,并随从倒锥形风道(8)的入风口至出风口流动的空气流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杀设备,其特征在于,螺旋风道装置(5)还包括螺旋风道(53)、第二出风口(54)、触媒层(55)、光反面(56)和发光二极管(57);
螺旋风道(53)的管道横截面为方形,管道由外向内螺旋形布置形成壳体为长方体形的螺旋风道(53);
发光二极管(57)均布于螺旋风道装置(5)的壳体上顶面的内壁上,用于照射出紫外线光;
触媒层(55)位于发光二极管(57)下方一段距离处,呈圆盘形;
第二出风口(54)包括位于螺旋风道装置(5)壳体内部的管道,其管壁包括从螺旋风道装置(5)的壳体上顶面的内壁至触媒层(55)上表面的第一部分、触媒层(55)内部的第二部分和从触媒层(55)内部任一处至触媒层(55)下底面的螺旋风道(53)的中部出风口的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管壁横截面为方形,第一部分管壁为光反面(56),呈外凸的弧形,用于使光被光反面(56)呈发散的反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杀设备,其特征在于,发光二极管(57)用于照射具有400nm以下波长的紫外线A光或紫外线C光,或者用于照射具有400nm以下波长的紫外线A光和紫外线C光。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消杀设备,其特征在于,触媒层(55)中包含的触媒为以10nm-60nm的大小粒子化的氧化钛。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消杀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网,过滤网安装位于进风口(2)处,用于将流入设备内的空气中的悬浮微粒滤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明;北京福乐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刘明;北京福乐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63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