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链智能合约合作可能性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05303.0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1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兵;沈艳;苏红;沈云柯;张珍;秦超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41/12 | 分类号: | H04L41/12;H04L4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合约 合作 可能性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通过对不同区块链中智能合约行为之间的触发关系构建模型,并对智能合约之间的合作可能性进行评估,提出了一种跨链智能合约合作可能性评估方法。首先提出了智能合约之间的行为触发模型,以及智能合约行为之间的触发类型包括随机触发器、全触发器和随机触发器。其次,我们使用智能合约的行为交互图,采用不同行为之间的触发权重来分析合作的可能性。由于路径边的权重不能直接用作配合可能性,因此我们在边权重中引入了维度,并讨论了多种情况下智能合约行为的合作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尤其是区块链跨链的智能合约之间合作的可能性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物联网中,由于各种用途,可能具有不同的区块链,其目标可能是低延迟、节能、高效等。这些区块链之间的合作是必要的,例如由不同区块链之间的跨链解决方案构建的物联网数据管理解决方案。跨链可操作性通常由多个智能合约完成,这些合约部署在不同的区块链上。当涉及多个区块链时,需要将跨链的整个逻辑分离为多个智能合约。每个智能合约都部署在一个区块链中。原因有两个方面:(1)区块链是分离的系统,然后智能合约必须单独部署;(2)不同的区块链可能有不同的智能合约语言,如Solidity是为以太坊或其派生区块链,这要求跨链函数的不同部分由不同的智能合约语言编写。
关联的智能合约部署在不同的区块链上,分析关联智能合约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关联的区块链是否是合作关系,并帮助检测可能导致目标区块链之间不合作的可能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对不同区块链中智能合约行为之间的触发关系构建模型,并对智能合约之间的合作可能性进行评估,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跨链智能合约合作可能性评估方法,包括:智能合约的行为触发模型和智能合约的合作评估模型;
所述智能合约的行为触发模型对不同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行描述;
所述智能合约的合作评估模型,对所述行为触发模型中智能合约之间进行合作的可能性进行计算评估。
(2)所述智能合约的行为触发模型包括不同区块链中智能合约的行为集合,所述不同区块链中智能合约的行为集合由各智能合约行为构成;所述智能合约行为包括源行为和目标行为;所述源行为可以触发所述目标行为,所述源行为可以触发多个所述目标行为;所述目标行为可以作为源行为触发另一个目标行为。
(3)所述智能合约行为之间还具有触发器类型,所述触发器类型有随机触发器、全触发器和混合触发器;所述源行为与所述目标行为之间具有触发权重,即源行为触发目标行为的可能性。
(4)所述随机触发器为一个源行为具有一定的可能性触发n个目标行为,对于所述的n个目标行为中每一个目标行为,其触发权重为1/n,并且所述的源行为能且仅能触发所述n个目标行为中的一个;所述全触发器为一个源行为S 会触发n个目标行为,对于所述n个目标行为中的每一个目标行为,其触发权重分别为s1,s2,…,sn,并且所述的源行为会触发所述n个目标行为中的所有目标行为;所述混合触发器为所述随机触发器和所述全触发器的组合。
(5)所述智能合约行为之间根据不同的触发器类型,构成行为交互图,由不同的智能合约行为和触发器组成,所述交互图中具有触发关系的智能合约行为之间有一条路径,所述路径可以包含多个智能合约行为和触发器。
(6)所述智能合约的合作评估模型是在所述智能合约的行为触发模型的基础上,对行为交互图中一个智能合约行为触发另一个智能合约行为的可能性进行计算,从而评估智能合约之间合作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描述了源行为触发目标行为
图2描述了智能合约行为之间的随机触发器
图3描述了智能合约行为之间的全触发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53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