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调料磨粉袋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4454.4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0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艾利克思·刘;刘红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饮之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5/02 | 分类号: | B65D55/02;B65D55/08;B65D33/00;A47J42/06;A47J42/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调料 磨粉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调料磨粉袋及其工作方法,该磨粉袋包括袋子本体,袋子本体的下端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封盖有防伪密封盖,防伪密封盖的下端还设有倒钩结构,倒钩结构与研磨器的底座连接,防伪密封盖上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对齐布置。本发明通过在袋子本体的下方设置防伪密封盖,防伪密封盖的下方设置与研磨器的底座配合使用的倒钩结构,进行磨粉时,只需要将防伪密封盖的密封盖板打开,倒钩结构嵌入到研磨器的底座上,便可由研磨器对袋子本体内调料进行研磨,实现可与研磨器的动力结构结合使用,无需将调料重新装到其他容器内,操作简单,且拆卸时破坏倒钩结构,以使磨粉袋无法再使用,具备防伪保护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磨粉袋,更具体地说是指一次性调料磨粉袋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调料是人们用来调制作食品等的辅助用品。它包括各种酱油、食盐、酱味等单一调味料及鸡精调味料等复合调味料。调料有以下几种:咸味调料、甜味调料、酸味调料、辣味调料、鲜味调料等。调料的形状包括颗粒状或粉末状,粉末状调料一般还是采用研磨器磨好粉末后,再经过深加工防腐处理形成,不管是颗粒状还是粉末状的调料大多是采用包装袋或者罐子进行包装后售卖,当需要对调料进行研磨时,需要将包装袋或罐子打开后,将调料装入自动研磨器内进行研磨,操作较为繁琐,另外,操作过程容易滋生细菌,且目前的包装袋或者罐子均未进行防伪保护。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磨粉袋,实现可与研磨器的动力结构结合使用,无需将调料重新装到其他容器内,操作简单,且具备防伪保护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次性调料磨粉袋及其工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次性调料磨粉袋,包括袋子本体,所述袋子本体的下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封盖有防伪密封盖,所述防伪密封盖的下端还设有倒钩结构,所述倒钩结构与研磨器的底座连接,所述防伪密封盖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对齐布置。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防伪密封盖与所述袋子本体呈一体化设计。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防伪密封盖包括连接盖,所述连接盖上设有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封盖有密封盖板,所述倒钩结构与所述连接盖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密封盖板的下端设有拉柄。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倒钩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环以及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连接于所述防伪密封盖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接环嵌入在所述底座内。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连接环连接于所述连接盖的下端,所述第一连接环上设有缺口,所述第二连接环连接与所述第一连接环的下方,且所述第二连接环的上方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嵌入在所述缺口内,且所述凸块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盖的下端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连接环的壁厚小于所述凸块的厚度。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连接环与所述第二连接环之间围合形成一个卡槽,所述底座上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底座的上端连接有旋转外壳,所述旋转外壳与所述底座之间围合形成供所述袋子本体放置在内的空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次性调料磨粉袋的工作方法,包括:
打开防伪密封盖,使得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处于打开状态,倒钩结构与研磨器的底座连接,由研磨器对袋子本体内的调料进行研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饮之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饮之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44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透视隔热窗帘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