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纺织纱线浸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4370.0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9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尹梦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梦雅 |
主分类号: | D06B3/04 | 分类号: | D06B3/04;D06B23/04;D06B2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纺织 纱线 浸染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棉纺织纱线浸染方法,该棉纺织纱线浸染方法采用如下棉纺织纱线浸染装置,棉纺织纱线浸染装置包括染料腔、浸染单元和除屑单元,所述染料腔上端内壁开设有横向滑槽,浸染单元安装在染料腔上端,除屑单元设置在横向滑槽内;本发明能够解决“一、目前的纱线在浸染加工时大部分是将批量的纱线在染料中进行长时间浸泡,从而无法保证纱线的浸染效果,易造成浸染不当,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二次加工,从而影响工作效率;二、一般的染料在浸染纱线时不能及时将染料中残留的碎屑进行清除,且需要经常更换染料,因此易造成纱线沾染碎屑,影响纱线质量,且造成资源浪费,浪费成本”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纺织纱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棉纺织纱线浸染方法。
背景技术
棉纺织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将棉花、丝绸等棉原材料利用手工或者机器将其织成一块完整的布;且适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以及刺绣;化纤可以任意选择长度、细度和纤维的截面形状,因此外衣织物宜选用纤维稍粗、长度稍短的化纤与棉混纺,以增加成纱表面的毛型感;内衣织物宜选用纤维稍细、长度稍长的化纤,使棉纤维在纱线的外层,以便改善吸湿性能和穿着舒适感;为了便于更好的起到装饰作用,因此需要对加工完成的纱线进行浸染处理,以增加其后期生产制作的多样性。
然而目前对纱线进行浸染处理时存在以下难题:一、目前的纱线在浸染加工时大部分是将批量的纱线在染料中进行长时间浸泡,从而无法保证纱线的浸染效果,易造成浸染不当,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二次加工,从而增加工作量,影响工作效率。
二、一般的染料在浸染纱线时不能及时将染料中残留的碎屑进行清除,且需要经常更换染料,因此易造成纱线沾染碎屑,影响纱线质量,且造成资源浪费,浪费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纺织纱线浸染方法,该棉纺织纱线浸染方法采用如下棉纺织纱线浸染装置,棉纺织纱线浸染装置包括染料腔、浸染单元和除屑单元,所述染料腔上端内壁开设有横向滑槽,浸染单元安装在染料腔上端,除屑单元设置在横向滑槽内,其中:
所述染料腔右端内部开设有定位槽,沿染料腔左端内部开设有联动滑槽,且染料腔下端横向滑槽右侧开设有与其相连通的固定槽。
所述浸染单元包括挡板、支撑块、支撑气缸、驱动电机、传动轴、联动轴、绕线辊和导向组件,其中:挡板左右对称抵靠在染料腔上端外壁上,挡板内部开设有安装孔,且左侧挡板安装孔后端开设有与其相连通的安装槽,沿挡板外壁前后对称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下端设置有支撑气缸,支撑气缸伸缩杆末端设置在染料腔上端外壁上,驱动电机安装在安装槽内,驱动电机输出轴末端通过花键连接有传动轴,联动轴两端通过轴承设置在右侧安装孔前后端内壁上,且传动轴后端与联动轴之间通过带传动相连接,沿传动轴和联动轴外壁从前到后均匀设置有绕线辊,导向组件安装在挡板内侧壁上。
所述除屑单元包括间歇电机、一号过滤网、二号过滤网、支撑轴、转轴、传动齿轮、辅助齿轮、传动电机、传动螺杆、联动块和执行组件,其中:间歇电机设置在定位槽内,间歇电机输出轴末端连接有一号过滤网,二号过滤网与一号过滤网呈镜像滑动设置在染料腔内壁上,其中一号过滤网左端外壁设置有支撑轴,且支撑轴外壁套设有滑动设置在联动滑槽内的传动齿轮,二号过滤网外壁左右对称设置有转轴,沿左侧转轴外壁套设有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辅助齿轮,传动电机安装在固定槽内,沿传动电机输出轴末端连接有传动螺杆,传动螺杆另一端滑动设置在横向滑槽左端内壁上,联动块滑动设置在横向滑槽内,且联动块螺接在传动螺杆外壁上,沿联动块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执行组件安装在限位槽内。
使用上述的棉纺织纱线浸染装置对纱线进行浸染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S1、安装纱线:将待加工的纱线安装在该装置上,且启动装置。
S2、纱线浸染:通过浸染单元对S1中的纱线进行浸泡染色处理,期间浸染单元将对加工完成的纱线进行卷绕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梦雅,未经尹梦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4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