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楼宇内低照度环境的图像增强和噪声自适应去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04123.0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4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徐新;郭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G06T5/50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楼宇 照度 环境 图像 增强 噪声 自适应 去除 方法 | ||
1.一种用于楼宇内低照度环境的图像增强和噪声自适应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采用三个不同的卷积神经网络将原始图像进行分解,分解为照度图、反射图和噪声图;
对原始图像进行分解采用如下公式:
S(x,y)=R(x,y)·L(x,y)+N(x,y) (1)
其中,S(x,y)代表原始图像,R(x,y)代表反射图,表示物体反射出的光;L(x,y)代表照度图,表示物体周围的环境光;N(x,y)代表噪声;
对原始图像进行分解的步骤包括:
先对原始图像进行归一化,并将归一化后的图像输入到三个卷积神经网络中,得到大小分别为H×W×1、H×W×3和H×W×3的照度图、反射图和噪声图,其中,H表示图像的高,W表示图像的宽;
照度图所需的卷积神经网络包括5个卷积块,每个卷积块包括一个3×3的卷积核和一个Relu,最后一层将Relu替换为Sigmoid,输出通道数为1;反射图所需的卷积神经网络包括5个卷积块,每个卷积块包括一个3×3的卷积核和一个Relu,最后一层将Relu替换为Sigmoid,输出通道数为3,分别对应图像中的R、G、B三个通道;噪声图所需的卷积神经网络包括5个卷积块,每个卷积块包括一个3×3的卷积核和一个Relu,最后一层将Relu替换为Tanh,输出通道数为3,并且在每一个卷积块之后都将照度图的反转图与之进行连接;
采用1范数对反射图进行约束以保证反射图的一致性,其采用的公式为:
LR=||Rnorm(x,y)-Rlow(x,y)||1 (2)
其中,LR代表保持反射图一致性所需的损失函数,Rnorm(x,y)代表正常光照条件下分解得到的反射图,Rlow(x,y)代表低光照条件下分解得到的反射图;
采用1范数对照度图进行约束以保证照度平滑,其采用的公式为:
其中,Lsmooth代表进行照度图平滑所需的损失函数,代表在点(x,y)处的梯度,σ为一个极小的正数;
将分解出的照度图的反转图作为一个attention模块引导噪声图的生成,作为引导图的attention模块公式为:
G(x,y)=1-L(x,y) (6)
其中,G(x,y)代表获取的attention模块,采用F范数对整体的噪声进行约束:
LN=||N(x,y)||F (7)
LN代表约束噪声所需的损失函数;
对分解后的图像进行重构,其公式为:
Lrec=||R(x,y)·L(x,y)+N(x,y)-S(x,y)||1 (8)
Lrec代表保证图像重构所需要的损失函数;
S2、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步骤S1分解出的照度图进行照度的调整;
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步骤S1分解出的照度图进行调整,得到一个大小为H×W×1的图像,该图像所含有的光照信息即为正常光照图像所拥有的光照信息;
S3、将步骤S2调整后的照度图与步骤S1分解得到的反射图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增强图像;
将步骤S2调整后的照度图与步骤S1分解得到的反射图进行融合,其采用的公式为:
St(x,y)=Rlow(x,y)·Ladjust(x,y) (9)
其中,St(x,y)代表增强后的图像,Rlow(x,y)代表低光照图像的反射图,Ladjust(x,y)代表经过步骤S2调整后的照度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41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