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洗护添加剂投放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00503.7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5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姜鑫;方大丰;孙思成;范景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衣联生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F33/37 | 分类号: | D06F33/37;D06F34/14;D06F34/22;D06F103/20;D06F105/42;D06F105/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张则武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添加剂 投放 设备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护添加剂投放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投放设备所处地理区域的水质硬度;根据水质硬度调整洗护添加剂投放设备的洗护程序;将调整后的洗护程序传送给衣物处理设备。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洗护添加剂投放设备所在区域的水质硬度调整洗涤程序,并使衣物处理设备采用洗护添加剂投放设备发送的洗护程序护理衣物时无论采用何种水质都能够将衣物洗涤干净,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衣物护理剂投放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洗护添加剂投放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洗衣机已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人们对洗衣机的性能及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洗衣机的智能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低端的全自动洗衣机,一般不具有洗涤剂自动投放功能,只有高端的洗衣机产品才具有自动投放功能。现在市面上大部分销售的洗衣机需要使用者事先将洗涤剂手动添加到洗涤剂盒内,洗衣机再根据洗涤进程,通过冲水把洗涤剂冲入洗涤筒内。
为了让普通的已售洗衣机也能拥有自动投放洗涤剂的功能,申请号为201922110159.X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外置于洗衣机的通用洗涤剂自动投放设备,包括投放设备主体、电路检测器和投放管路,投放管路的一端与投放设备主体相连,另一端连接在水龙头与洗衣机进水管之间;所述电路检测器内设置有检测洗衣机运行状态信息的功率检测模块,电路检测器的输入端与洗衣机电连接,电路检测器的输出端与投放设备主体电连接;电路检测器上设置有插脚和插孔,可以方便的直接与家用电源座和洗衣机相连;通过电路检测器实现对洗衣机电流、电压和功率的检测,结合流量检测器的进水状态和进水量信息,进而实现普通洗衣机的自动投放功能。
上述方案中的通用洗涤剂自动投放设备仅能基于洗衣机的工作状态实现洗涤剂的自动投放,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用户对洗涤剂自动投放设备的智能化需求;且在任何地区任何环境下,洗涤剂的投放量只随进水量变化而变化。
而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十分丰富,水质分布非常不均,不同的水质对衣服的洗净其实有很大的影响,因为硬度相对较大的水质会和洗涤剂发生反应产生一些不溶于水的物质,一方面生成物对衣物造成伤害,另一方面部分洗涤剂和水中物质发生反应降低了洗涤剂浓度,洗净效果较差。因此,使洗涤剂自动投放设备具有能够根据不同的水质智能投放适量洗涤剂功能的问题亟待解决。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洗护添加剂投放设备的控制方法,旨在使洗护添加剂投放设备能够根据不同的水质硬度调整洗护程序,使洗护程序能够与水质硬度相关联,提高衣物护理效果。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洗护添加剂投放设备,用于实施上述的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洗护添加剂投放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投放设备所处地理区域的水质硬度;
根据水质硬度调整洗护添加剂投放设备的洗护程序;
将调整后的洗护程序传送给衣物处理设备。
进一步的,根据水质硬度调整洗护添加剂投放设备的洗护程序包括
调整洗护程序中投放洗护添加剂的类型和/或投放洗护添加剂的投放比例和/或洗护添加剂的投放时序。
进一步的,还包括
获取洗护添加剂的类型;
判断是否有与所述水质硬度相匹配的至少一种洗护添加剂;
若否,发出警报信息或建议。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投放设备所处地理区域的水质硬度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衣联生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衣联生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05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