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层状料件的同心度组装方法及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00383.0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8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肖辉;吴海东;贺雨霆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力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隆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6 | 代理人: | 周子轶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层状 同心 组装 方法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层状料件的同心度组装方法及机构,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位于支撑组件上的第一料件传送至第一待组装位置;通过第一压合组件与所述第一料件的抵接动作完成预压工序;将位于第二压合组件上的第二料件传送至第二待组装位置;通过第二压合组件推动所述第二料件与所述第一料件的抵接动作完成同心度组装工序。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优点:在对接过程中采用机械避让的方式有效完成更精准的同心度的位置调整、以及采用双向施压的方式保证第一料件和第二料件在对接以及后续焊接工序中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料件组合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于层状料件的同心度组装方法及机构。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发明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多个片状材料之间进行组装是现有工艺中常见的一种组装方式,尤其是两个呈圆盘状的料件在组装时需要保证较好的同心度,例如手表后盖处的组装就是上述组装的一个表现形式。
目前常用的手段是:采用两个输送机构分别将两个料件输送至指定位置,通过传感器的定位、或者是机械直接碰撞的限位方式对每个料件的位置进行定位,而在两个料件对接的过程中不会再采用对心的方式。这样由于传感器的检测误差、机械长期碰撞后出现的松动、变形等误差的影响,会产生两个料件组装后同心度较差的问题。并且两个料件在抵接过程中通常对等为两个夹取机构之间的对接,这样对于后续的焊接工作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倘若是直接将两个料件叠放在一起,在移走夹取组件后又会由于第一料件和第二料件之间没有外力的施加造成位置的松动。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层状料件的同心度组装方法及机构,其在对接过程中采用机械避让的方式有效完成更精准的同心度的位置调整、以及采用双向施压的方式保证第一料件和第二料件在对接以及后续焊接工序中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层状料件的同心度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位于支撑组件上的第一料件传送至第一待组装位置;
通过第一压合组件与所述第一料件的抵接动作完成预压工序,其中,具体包括:
S11:第一驱动件推动第一压合件沿第一方向朝向所述第一料件移动并与所述第一料件抵接;
S12:所述第一驱动件在所述第一压合件与所述第一料件抵接后推动第二板材件朝向所述第一压合件移动,以使得位于所述第一压合件和所述第二板材件之间的弹性件被部分压缩;
将位于第二压合组件上的第二料件传送至第二待组装位置;
通过第二压合组件推动所述第二料件与所述第一料件的抵接动作完成同心度组装工序,其中,具体包括:
S21:定位针在所述第一料件与所述第二料件抵接前插入第一定位孔中,利用机械干涉使得所述第二压合件相对第一板材件在层叠平面内移动后与所述支撑组件完成对齐动作;
S22:第二驱动件推动所述第二压合件沿第二方向朝向所述第一料件移动并使得所述第一料件与所述第二料件抵接;
S23:所述第二驱动件推动所述第一料件与所述第二料件沿第二方向同步朝向所述第一驱动件移动,以使得所述弹性件被全部压缩,此时所述第一压合件与所述第二板材件相互抵接;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且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力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力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03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