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机器人底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97030.X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6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蒋婧;应文博;刘吉祥;江红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0;B25J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子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32 | 代理人: | 徐思波 |
地址: | 110122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机器人 底盘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智能机器人底盘结构,涉及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该智能机器人底盘结构,机器人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的顶端活动铰接有摄像头,机器人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端侧面转动连接有行走轮。该智能机器人底盘结构,通过顺时针转动转动头,使得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同步顺时针转动,两组涨紧轮向中部移动,同时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使得传动齿条向下移动,使得滑动套筒在支撑柱的内部向下滑动,此时又会将传动链条拉紧,以此达到调节滑动套筒底端到机器人主体下表面之间的距离,改变机器人主体的底盘高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机器人底盘结构。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研制出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来替代人力进行工作,特别是针对一些非常复杂且危险的工作环境进行工作,通过远程控制机器人去完成一些高风险的任务,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有效减免了对人体的伤害。
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也越来越普及,很多领域中都能使用到,在很多变电站中,为了对一些复杂环境中的继变电设备进行热场巡检和监控,通常会采用巡检机器人进行巡检,通过在巡检机器人上安装行走机构和监控机构,然后由远程控制设备控制机器人进行移动,对各类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巡检,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巡检的区域地形存在差异,经常会出现一些障碍物较多且地面崎岖不平的区域,在这些区域内进行巡检对于机器人的底盘高度很行走轮的轮毂尺寸有一定的要求,而现在的巡检机器人大多数都是通过更换行走轮,但是底盘的高度无法进行准确调节,不能针对实际的使用环境进行调整,因此需要提供智能机器人底盘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智能机器人底盘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智能机器人底盘结构,包括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活动铰接有摄像头,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侧面转动连接有行走轮,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前后两侧均活动插接有转动头,所述转动头的一端延伸至机器人主体的内部,所述转动头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转动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轮,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内部设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输出齿轮的外表面设有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的内侧壁两端均传动连接有涨紧轮,所述涨紧轮滑动连接在侧板的内侧壁上,两组所述涨紧轮的侧面均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两组所述螺纹套筒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内部活动插接有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的底端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行走轮活动卡接在转轴的侧面,所述传动链条的底端与从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链条的外表面分别与四组限位轮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滑动套筒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滑动连接在支撑柱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相对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传动齿条相啮合,所述转轴远离机器人主体的一端内部活动卡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活动卡接在转轴的内部,所述活动杆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活动卡接在行走轮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涨紧轮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侧板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传动齿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条,所述支撑柱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卡条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中部固定套接有皮带轮,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内部设有伺服电机,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未经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70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