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式向心涡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6874.2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0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化;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D1/22 | 分类号: | F01D1/22;F01D5/04;F01D25/14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杨威;刘丽媛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向心 涡轮 | ||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式向心涡轮,包括:转子和蜗壳,所述蜗壳具有蜗壳出口,所述蜗壳出口与压缩腔连通,所述转子在所述压缩腔内转动,所述压缩腔前端敞开,后端设有封闭件,所述封闭件的内壁面为所述压缩腔的后端面,所述蜗壳出口的后侧面与所述封闭件的内壁面平滑连接。所述蜗壳出口的后侧面与所述封闭件的内壁面在同一平面内。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开式向心涡轮,使气流的降速和漩涡现象大大改善,降低了气动效率损失,使开式向心涡轮的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式向心涡轮。
背景技术
向心涡轮根据转子背盘的样式不同可以分为全背盘向心涡轮和开式向心涡轮。开式向心涡轮在全背盘向心涡轮的基础上,除去了轮盘的部分材料,使得转子的质量和转动惯量都得到了大幅度地降低。因此,开式向心涡轮在工作时所承受的热应力和机械应力更低,工作寿命更长,在高负荷工况下具有更实际的应用性。
但是,开式向心涡轮的气动效率损失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式向心涡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开式向心涡轮,包括:转子和蜗壳,所述蜗壳具有蜗壳出口,所述蜗壳出口与压缩腔连通,所述转子在所述压缩腔内转动,所述压缩腔前端敞开,后端设有封闭件,所述封闭件的内壁面为所述压缩腔的后端面,所述蜗壳出口的后侧面与所述封闭件的内壁面平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蜗壳出口的后侧面与所述封闭件的内壁面在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包括叶片和轮盘,所述叶片的叶尖旋转半径大于所述轮盘的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的背部与所述封闭件的内壁面之间存在第一间隙,所述轮盘的背部与所述封闭件的内壁面之间存在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封闭件为隔热板。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开式向心涡轮,使气流的降速和漩涡现象大大改善,降低了气动效率损失,使开式向心涡轮的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全背盘涡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全背盘涡轮蜗壳出口局部放大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全背盘涡轮转子流道的流线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全背盘涡轮转子的熵分布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开式涡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开式涡轮结构蜗壳出口局部放大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中开式涡轮转子流道的流线图;
图8为现有技术中开式涡轮转子的熵分布图;
图9为本发明中开式涡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开式涡轮结构蜗壳出口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开式涡轮转子流道的流线图;
图12为本发明中开式涡轮转子的熵分布图;
图13为现有技术中,隔热板相对于蜗壳出口具有不同凹槽深度时的气动效率图。
图中:1、蜗壳出口;2、封闭件;3、第一间隙;4、第二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68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