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熔炼钢锭的多方向滑动拾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5779.0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5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余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利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16 | 分类号: | F27B14/16;F27D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熔炼 钢锭 多方 滑动 拾取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钢锭熔炼拾取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熔炼钢锭的多方向滑动拾取装置,包括支架、提升结构、伸缩结构、支撑结构、撬起结构和夹持结构;提升结构能够将夹持稳定的钢锭进行垂直方向的自动提升,从而能够方便将夹持稳定的钢锭进行提升至熔炉的顶端,配合伸缩结构的设置,还能够使提升起来的钢锭进行横向移动,能够更加精准的使钢锭能够进入熔炉的内部,操作简单方便,在伸缩结构的一端安装撬起结构,能够将放置于地面上的钢锭利用杠杆的原理进行撬起,以便于夹持结构能够自动插入钢锭的底端,即能够在夹持钢锭的同时,使钢锭的底端能够被托举,从而能够避免由于侧向夹持不稳防导致的钢锭掉落的情况,从而能够大大降低了的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锭熔炼拾取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熔炼钢锭的多方向滑动拾取装置。
背景技术
钢水经盛钢包注入铸模凝固形成钢锭。钢液在炼钢炉中冶炼完成后,必须铸成一定形状的锭或坯才能进行加工。用铸模铸成钢锭的工艺过程简称为铸锭。钢锭至今仍是轧钢生产的主要原料。钢锭质量的优劣、锭型的状况以及其重量大小对轧钢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轧钢生产中除各类初轧机可选用钢锭作原料外,一些特殊用途轧机、部分中厚板轧机也用钢锭为原料,我国不少地方中小企业的开坯机成品轧机也选用小钢锭作原料。钢锭选择的内容主要是正确地选择钢锭种类、它的重量以及断面形状和尺寸大小。
在将一些放置于地面上的长方体形状的钢锭回炉重造时,由于长方体钢锭在采用夹持方式提升时,由于长方体的底面与地面贴合,不方便将叉子插入,操作起来较为麻烦,如果直接夹持提升可能存在掉落的情况,危险系数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熔炼钢锭的多方向滑动拾取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熔炼钢锭的多方向滑动拾取装置,包括支架、提升结构、伸缩结构、支撑结构、撬起结构和夹持结构,在用于起到支撑和安装其他零部件作用的所述支架的一端安装能够将夹持稳的钢锭自动提升至熔炉顶端的所述提升结构;在所述提升结构的一端安装能够实现夹持的钢锭平移运动以便于更好的进入熔炉内部的所述伸缩结构,在所述支架的一端安装能够自动对所述支架进行支撑防止倾倒的所述支撑结构;在所述伸缩结构的一端安装能够将放置于地面上的长方体钢锭进行撬起的所述撬起结构,在所述伸缩结构的一端安装能够将撬起的钢锭进行夹持固定的所述夹持结构。
具体的,所述提升结构包括滑块、第一电机、第一丝杆、轴承和联轴器,在所述支架的内部滑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支架的内部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一个所述轴承,在两个所述轴承的内部均安装所述第一丝杆,且所述第一丝杆通过两个所述轴承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的顶端安装所述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第一丝杆固定。
具体的,所述伸缩结构包括第二电机、滑杆、固定座、第一转动套、第二转动套、第二丝杆和支撑座,在所述滑块的顶端安装所述第二电机,在所述滑块的内部滑动两个成平行关系的所述滑杆,在两个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所述固定座,在所述滑块的顶端固定所述第一转动套,在所述固定座的顶端滑动所述第二转动套,在两个所述转动套之间转动所述第二丝杆,且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所述固定座的顶端固定所述支撑座,所述第二丝杆贯穿所述支撑座并与所述支撑座螺纹连接。
具体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三电机、支撑杆、第一齿轮、转轴和第二齿轮,在所述支架的内部转动两个所述转轴,在两个所述转轴的外部均固定所述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均固定所述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支架转动,且两个所述支撑杆能够收纳进所述支架上的两个槽形结构内部,在所述支架的两端侧壁分别安装一个所述第三电机,在两个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固定一个所述第一齿轮,且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与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的外部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外部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利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利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57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组件边框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轮毂行车防变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