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电极气密测试机构及膜电极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2753.2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6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邢磊;钟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杨萌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气密 测试 机构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膜电极气密测试机构及膜电极检测装置,涉及膜电极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膜电极气密测试机构,包括:密封组件和弹性组件,密封组件用于对膜电极的检测区进行密封;弹性组件安装于密封组件,且弹性组件具有使密封组件与膜电极分离的趋势。本发明提供的膜电极气密测试机构,可缓解现有技术中密封组件与膜电极粘连无法分离的技术问题,通过弹性组件可将膜电极与密封组件分离,进而无需人工操作膜电极与密封组件分离,缩短了膜电极测试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电极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膜电极气密测试机构及膜电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膜电极组件(MEA)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核心组件,包括质子交换膜(PEM)、电催化剂层和气体扩散层(GDL)。膜电极组件的密封结构和性能是影响燃料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膜电极的质量会直接影响电堆的性能,因此在电堆组装过程中,需要在堆叠前对单片膜电极进行气密检测,通过保证单片膜电极的气密性来减少电堆总成泄露的风险。然而,以往测试时密封圈将与膜电极边框粘连,需要耗费时间手动取下膜电极,提高了膜电极的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电极气密测试机构及膜电极检测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密封组件与膜电极粘连无法分离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膜电极气密测试机构,包括:密封组件和弹性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对膜电极的检测区进行密封;
所述弹性组件安装于所述密封组件,且所述弹性组件具有使所述密封组件与所述膜电极分离的趋势。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柱塞,所述弹簧柱塞安装于所述密封组件,且所述弹簧柱塞用于抵接所述膜电极。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软性触头,所述软性触头连接在所述弹簧柱塞接近所述膜电极的端部。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压板,所述弹性组件安装于所述压板。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压板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压板设有测试气口,所述密封圈围设所述测试气口。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弹性组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弹性组件绕所述密封圈间隔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膜电极气密测试机构还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具有承载所述膜电极的承载端面;
所述密封组件与所述承载板间隔设置,且所述密封组件与所述承载板之间形成夹持所述膜电极的夹持区。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压板与所述承载端面平行。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膜电极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膜电极气密测试机构。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密封组件对膜电极的检测区进行密封,弹性组件安装于密封组件,且弹性组件具有使密封组件与膜电极分离的趋势,通过弹性组件可将膜电极与密封组件分离,进而无需人工操作膜电极与密封组件分离,缩短了膜电极测试时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27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