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取片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79907.2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0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韩全寿;周泓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南玻应用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9/06 | 分类号: | B65G4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莹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取片装置及方法,涉及玻璃自动上片技术领域。该装置用于吸取玻璃,包括吸玻托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一吸取机构、第二吸取机构、分片吹气机构以及机架;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在吸玻托架上,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吸取机构连接,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吸取机构连接;第三驱动机构与吸玻托架连接;机架具有置玻空间,置玻空间用于放置玻璃;分片吹气机构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置玻空间的一侧;其中,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吸取机构将玻璃的一侧吸起;分片吹气机构用于向玻璃下侧吹气;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吸取机构将玻璃的另一侧吸起;第三驱动机构用于将玻璃转运至上片台。本装置结构简单,取片效率高,玻璃分片破损几率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自动上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取片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ITO玻璃生产过程中目前主要还是靠人工分片、上片,也有不同的自动上片设备,也采取了另外的自动分片技术。其基本原理为:吸盘整体将玻璃吸起,离开整个堆叠后,不管有没有带片,有一套气缸装置,自动带动整个吸盘夹具上下抖动几下,这样若有带片或纸就能够抖掉。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几个缺点:
(1)取片周期长,大约需要2-3秒,需要将整个玻璃提到一定高度后,停止位置再抖动分片;
(2)对于0.5mm以下的玻璃在抖动过程中提高破损机率;
(3)若有带片或纸,抖下来后会变位置,不便于再次抓取;
(4)带片或纸容易吸附,不易掉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玻璃取片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的现有技术中,取片周期长、破损机率大、抓取困难以及带片或纸不易掉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取片装置,用于吸取玻璃,所述玻璃取片装置包括吸玻托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一吸取机构、第二吸取机构、分片吹气机构以及机架;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在吸玻托架上,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吸取机构连接,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吸取机构连接;第三驱动机构与吸玻托架连接;机架具有置玻空间,置玻空间用于放置玻璃;分片吹气机构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置玻空间的一侧;其中,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吸取机构将玻璃的一侧吸起;分片吹气机构用于向玻璃下侧吹气;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吸取机构将玻璃的另一侧吸起;第三驱动机构用于运送吸起的玻璃。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以及第一连接轴,第一气缸通过第一连接轴与第一吸取机构连接。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第一吸取机构包括第一吸盘支架以及设置在第一吸盘支架上的第一吸盘;第一连接轴与第一吸盘支架连接。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直线轴承,第一直线轴承设置在吸玻托架上且与第一吸盘支架连接。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以及第二连接轴,第二气缸通过第二连接轴与第二吸取机构连接。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第二吸取机构包括第二吸盘支架以及设置在第二吸盘支架上的第二吸盘;第二连接轴与第二吸盘支架连接。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直线轴承,第二直线轴承设置在吸玻托架上且与第二吸盘支架连接。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机架上设有用于放置成叠玻璃的置玻空间、安装在置玻空间下的玻璃托盘;玻璃托盘与螺杆机构连接,玻璃托盘可在电机的驱动下由螺杆机构带动而进行升降运动,以调整放置于玻璃托盘上的成叠玻璃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南玻应用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南玻应用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99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