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热泵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5984.0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4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四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2 | 分类号: | F25B30/02;F25B30/06;F25B4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热泵 安装 过程 中的 质量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热泵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室外管沟系统安装的质量控制,包括(1)管槽开挖,而管槽开挖又包括根据图纸所给点位精确放线,并注意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管槽宽度放线开挖,保证管道安装时有足够的工作面;主要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严格控制管槽底部高程,若超挖应使用碎石或素土换填,不得采用原土换填。雨季开挖时应采取尽可能缩短开槽长度的做法,尽可能的做到快开挖、快成槽、快回填。本发明为规范水热泵安装过程中的合理顺序及质量控制,特对于相应施工工艺、工序及对传统系统安装中所存在的技术缺陷做出对应调整,使得安装质量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质量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热泵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水源热泵技术是地源热泵技术的一种形式,该技术以吸引太阳辐射能力的地下水作为冷热源,利用能量转换的原理,通过少量高品位电能的消耗,对地下水中不可以直接利用的低位热能进行提取,并转变为可利用的高位热能,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的转移,从而达到向建筑物供暖和制冷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向水源热泵系统输入1KW的能量,就能够得到4KW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由于地球表层的蓄热及隔离效果,使得地下水的温度受地表空气温度变化的干扰较小,常年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范围。在冬季,地下水温度要高于室外空气温度,通过热泵系统可将热量转移至建筑物内,使得地下水的温度降低,大地存储了冷量可供夏季使用;在夏季,地下水温度低于室外空气温度,有利于带走建筑物内的热量,地下水在完成热交换后通过回灌井返回地下,向大地传输建筑物中多余的热量,大地就可以存储热量以供冬季使用。与传统冷机组和锅炉系统相比,水源热泵系统节能效果明显,运行稳定,环保无污染。
水源热泵机组主要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以及膨胀阀等组成。在冬季供暖时,通过液态制冷工质在蒸发器的蒸发吸热,使地下水存储的热量进入热泵机组,并且通过压缩机的压缩对吸收的热量进行提升,制冷工质经过压缩机压缩后进入冷凝器冷凝为液态,在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和压缩机做功所转化的热量在工质冷凝的过程中被释放,从而达到向建筑物供暖的目的。在夏季制冷时,工质液体在蒸发器内蒸发,带走建筑物内部的热量,工质经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在冷凝器中凝结,把热量传递给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制冷或制热模式的转换,则是通过四通换向阀切换制冷剂在蒸发器与冷凝器之间运行方向来实现。水源热泵机组冬季运行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常见的水源热泵系统有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两种,这是根据热源井与水源热泵机组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进行区分。闭式水源热泵系统是由两个环路组成,第一个环路是水在地源侧和板式换热器之间进行循环,第二个环路是循环水在板式换热器和热泵机组之间的循环,这样的系统连接形式称为闭式系统。由于地下水不直接的进入机组,所有该系统能够减少水中腐蚀性分子对热泵机组直接连接,直接将地下水送入热泵机组,当地下水与机组内的工质换热完成后,再通过回灌井重新回灌至地下。与闭式系统相比,开式系统结构简单,设备投资较低,并且没有采用板式换热器,其换热效率高。但是,由于地下水的水质较为复杂且未知,开式系统很容易导致腐蚀和堵塞等严重后果的产生,对设备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另外,由于地下水不同的回灌形式,还可以将系统分为异井回灌和同井回灌。同井回灌系统是指,抽水和回水在同一口井,但是抽水水位与回灌水管的位置不一样,前者的管子位置要低于后者。该系统占地面积小,设备投资费用较低。但由于抽、回两管安装于同一口井,容易造成“热短路”现象。异井回灌系统,即抽水和回灌分别由不同的热源井进行作业。抽水井和回灌井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间隔,并且抽、灌井可以定期交换使用。异井回灌系统有利于地下水的抽、灌平衡,可以有效地利用地下水的存储能量。与同井回灌系统相比,该系统占地面积较大,设备投资费用较高。
水源热泵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又节能的可再生的能源利用技术,其理论知识及技术水平经长时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安装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勘查分析、设计参数不准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四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四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5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