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热泵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75984.0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4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四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2 | 分类号: | F25B30/02;F25B30/06;F25B4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热泵 安装 过程 中的 质量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水热泵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室外管沟系统安装的质量控制
步骤二.取回水井的安装质量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热泵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包括(1)管槽开挖的质量控制、(2)管材安装的质量控制、(3)水压试验的质量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热泵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管槽开挖的质量控制包括:
a.根据图纸所给点位精确放线,并注意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管槽宽度放线开挖,保证管道安装时有足够的工作面;
b.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严格控制管槽底部高程,若超挖应使用碎石或素土换填,不得采用原土换填;
c.雨季开挖时应采取尽可能缩短开槽长度的做法,尽可能的做到快开挖、快成槽、快回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热泵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管材安装的质量控制包括:
管道公称直径DN≥50mm时,应采用无缝钢管;管道公称直径DN<50mm时,应采用焊接钢管,连接方式均为焊接连接;
对管口焊缝除进行外观检查外,还应进行无损探伤检查;
其中,固定焊缝探伤比例为10-15%,转动焊缝为5%,探险手段为X射线探伤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热泵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焊接完毕应对焊口处进行管道防腐处理,并采用聚氨酯填充保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热泵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压试验的质量控制包括:室外管沟属有压管道,管材为钢管时,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且管道不渗不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热泵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包括(1)钻孔、(2)抽水、回灌试验、(3)管道安装
其中,钻孔包括:
a.钻孔前了解埋管场地内已有的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的功能及其准确位置,竖孔开钻前应开挖深坑,探坑直径不小于300mm,深度不小于1.9mm,最后200mm应采取人工开挖;
b.钻孔中保证竖杆的垂直度以确保各个竖孔不会在施工过程中交叉,造成窜孔现象的发生,所以在探坑形成后应下基础套管,套管直径不低于600mm长度不低于1.5m;
c.钻孔完成后,在置入井管之前要将孔内的泥浆清理干净,清理完泥浆后要及时置入井管尤其是深井,防止长时间暴露而造成的井孔塌陷,在置入井管时井管与井管之间的连接采用全满焊连接,在置入滤水管时要用不锈钢纱网包裹外层,增加滤水效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热泵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井管置入完成后在井管周围应用砾料填实,所选砾料分两种:一种是碎石,一种是豆石;
如果是用碎石填料则应区分取回水井:取水井所选用的碎石直径较小,而回水井的碎石直径应偏大,而选用豆石则无需区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热泵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抽水、回灌试验包括:
a.设置一口抽水井,两口观测井,完成后要先记录抽水井和观测井的静水位,随后进行抽水试验,并记录数据;
b.所有数据采集完毕以后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影响半径:
根据两个观测孔计算承压含水层影响半径的公式:
其中:
R—影响半径(m)
S1、S2—观测孔内水位降深(m)
r1、r2—抽水孔至观测孔之间的距离(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热泵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管道安装包括:竖直下管前对所需管材进行水压试验,试压管道在试验压力下先观测10分钟,压力降不得大于0.05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要不渗不漏,管道承压测试时间最少为60分钟,水压严密性试验在水压强度试验和管网冲洗合格后进行,试验压力为设计的工作压力,稳压24h,应无渗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四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四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59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