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胎垫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67656.6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1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锐;温丽超;王畔畔;曲洪兵;孙铁明;杨冠男;汤志伟;黄春林;胡静;袁新;杨晓稳;孙福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3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方法 | ||
一种胎垫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加工用的胎垫的加工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轴承在磨削加工过程中,胎垫由于磨削力的介入使轴承产生“胎垫印”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第一次粗车外径、内径和端面;步骤二、划线和钻孔;步骤三、粗铣等分槽;步骤四、细铣等分槽;步骤五、胎垫热处理;步骤六、粗磨胎垫;步骤七、胎垫稳定处理;步骤八、精磨胎垫,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胎垫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加工用的胎垫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轴承在磨削加工过程中,采用电磁胎垫吸附轴承套圈,同时利用支点支承轴承套圈,通过这两个实现轴承套圈加工定位,在磨削加工过程中,主轴带动胎垫旋转,胎垫吸附套圈做旋转运动,砂轮进行磨削,由于磨削力的介入,电磁吸力不足以吸附住胎垫,会使轴承套圈与胎垫有一定的相对运动,造成轴承套圈表面常见的黑色磨擦痕迹,俗称“胎垫印”,这种“胎垫印”严重影响了产品外观。
现有常见的解决“胎垫印”办法有两种,一是在加工前利用磨床设备本身的砂轮对胎垫表面进行光磨处理,使胎垫表面平行差控制在0.001mm内,表面粗糙度低于Ra0.2,同时让胎垫表面与轴的垂直控制在0.005mm内,由于胎垫表面的光度较好,在相对磨擦的过程中,减少了磨擦阻力,基本可以避免“胎垫印”的产生,但它的缺点是胎垫常规硬度为58~62HRC,而轴承套圈硬度为61~65HRC,由于轴承套圈比胎垫还要硬,在相对运动中,会破环胎垫的表面精度与粗糙度,在批量生产加工过程中,不能长时间保证在加工中不产生“胎垫印”,第二种是在胎垫表面镶嵌硬质合金环,但它的缺点是硬质合金硬度高,难以加工,在初次加工时,需要将硬质合金环安装在胎垫后,并在机床外部磨削好精度,就会提高加工成本,而且在安装过程中如果出现定位不准确,无法通过磨削胎垫表面进行修正,因此对于安装精度要求很高,这种胎垫只适用于加工大批量的产品,不需要更换轴承型号,也不需要更换胎垫。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胎垫的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轴承在磨削加工过程中,胎垫由于磨削力的介入使轴承产生“胎垫印”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胎垫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胎垫的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第一次粗车外径、内径和端面;
采用外圆车刀依次粗车胎垫的第一端面、胎垫的大外径和小外径、胎垫的大内径和小内径、胎垫的第二端面并留有粗车加工留量,粗车加工参数:转速n1为350r/min-500r/min,进给量f1为0.18mm-0.2mm;
步骤二、划线和钻孔;
确定胎垫底部的三个阶梯孔和胎垫壁厚处的三个通孔的位置,并分别对胎垫底部的三个阶梯孔和胎垫壁厚处的三个通孔的中心点划线,确定胎垫顶部四个等分槽的位置,并分别对四个等分槽的中心点划线,划线后对三个阶梯孔和三个通孔分别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需对三个阶梯孔和三个通孔分别进行毛刺处理和锐角处理;
步骤三、粗铣等分槽;
采用圆柱形铣刀粗铣胎垫顶部端面的四个等分槽,铣床加工参数:转速n2为150r/min-200r/min,进给量f2为0.20mm-0.30mm;
步骤四、细铣等分槽;
采用圆柱形铣刀细铣胎垫顶部端面的四个等分槽,铣床加工参数:转速n3为150r/min-200r/min,进给量f3为0.10mm-0.15mm;
步骤五、胎垫热处理;
1、预先热处理:工件在热处理火炉中透热后保温40min~60min,正火之后立即转为球化退火,退火前加热到900℃~9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未经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76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