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铸坯振痕测量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5406.9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8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利;李小军;李兆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诚瑞达电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00 | 分类号: | B22D2/00;B22D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薛平;周晓飞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铸坯振痕 测量方法 装置 | ||
1.一种连铸坯振痕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结晶器铜板上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在拉坯过程中,采集连铸坯表面的温度场数据;
从采集的温度场数据中,提取出连铸坯表面上每条振痕凹陷处的温度数据,其中,连铸坯表面上每条振痕凹陷处的温度值低于相邻区域的温度值;
根据连铸坯表面上每条振痕凹陷处的温度数据,拟合出一条温度线;
计算相邻两条温度线之间的距离,得到连铸坯表面上相邻两条振痕的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相邻两条温度线之间的距离,得到连铸坯表面上相邻两条振痕的间距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连铸坯表面上相邻两条振痕的间距,确定连铸坯表面上每条振痕的位置;
根据连铸坯表面上每条振痕的位置和每条振痕凹陷处的温度数据,计算连铸坯表面上每条振痕凹陷处与相邻区域的温度差;
根据预先确定的振痕深度与温度差的函数关系,根据连铸坯表面上每条振痕凹陷处与相邻区域的温度差,计算出连铸坯表面上每条振痕的深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预先确定的振痕深度与温度差的函数关系,根据连铸坯表面上每条振痕凹陷处与相邻区域的温度差,计算出连铸坯表面上每条振痕的深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连铸坯样品表面上每条振痕的深度及每条振痕凹陷处与相邻区域的温度差;
根据连铸坯样品表面上每条振痕的深度和对应的温度差,拟合出振痕深度与温度差的函数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铜板上沿拉坯方向安装有m排温度传感器,每排设置有n个温度传感器;其中,通过结晶器铜板上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在拉坯过程中,采集连铸坯表面的温度场数据,包括:
在拉坯过程中,通过连铸坯表面经过的一排或多排温度传感器采集连铸坯表面的温度数据;
对采集的温度数据中每一列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处理,得到连铸坯表面的温度场数据。
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连铸坯表面上每条振痕凹陷处与相邻区域的温度差是否超过预警温度阈值;
当连铸坯表面上任意一条振痕凹陷处与相邻区域的温度差超过预警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输出预警信息,其中,所述预警信息用于提示连铸坯表面上存在深度影响产品质量的振痕。
6.一种连铸坯振痕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铸坯表面温度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通过结晶器铜板上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在拉坯过程中,采集连铸坯表面的温度场数据;
连铸坯振痕温度数据提取模块,用于从采集的温度场数据中,提取出连铸坯表面上每条振痕凹陷处的温度数据,其中,连铸坯表面上每条振痕凹陷处的温度值低于相邻区域的温度值;
数据拟合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连铸坯表面上每条振痕凹陷处的温度数据,拟合出一条温度线;
连铸坯振痕间距确定模块,用于计算相邻两条温度线之间的距离,得到连铸坯表面上相邻两条振痕的间距。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连铸坯振痕深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连铸坯表面上相邻两条振痕的间距,确定连铸坯表面上每条振痕的位置;根据连铸坯表面上每条振痕的位置和每条振痕凹陷处的温度数据,计算连铸坯表面上每条振痕凹陷处与相邻区域的温度差;根据预先确定的振痕深度与温度差的函数关系,根据连铸坯表面上每条振痕凹陷处与相邻区域的温度差,计算出连铸坯表面上每条振痕的深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振痕深度与温度差函数关系确定模块,用于获取连铸坯样品表面上每条振痕的深度及每条振痕凹陷处与相邻区域的温度差;以及根据连铸坯样品表面上每条振痕的深度和对应的温度差,拟合出振痕深度与温度差的函数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诚瑞达电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诚瑞达电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540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iC MOSFET器件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沉香叶茶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