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缝蜂窝吸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60703.4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5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燕;郏亚威;孙启峰;杨森;邓龙江;陆海鹏;谢建良;张丽;周志鹏;李小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5K9/00;B32B15/12;B32B15/08;B32B29/00;B32B27/00;B32B33/00;B32B27/06;B32B1/00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闫树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 结构 | ||
1.一种开缝蜂窝吸波结构,包括底层金属背板和其上方的周期蜂窝结构,其特征在于:
整个周期蜂窝结构的高度为T,L方向的长度为L0,W方向的长度为W0;金属背板处的高度默认为0,r为芳纶纸蜂窝六边形蜂窝孔的外边长;
所述周期蜂窝结构开设有n个相同的不规则缝隙,n=L0/(6*r)为奇数并向下取整,缝隙占整体周期蜂窝结构的比例b=n*L1*(W1+W2)/(2*L0*W0);将周期蜂窝结构的平面中心作为第一不规则缝隙的平面中心,以垂直金属背板方向为该不规则缝隙的高度方向,第一不规则缝隙的长边平行于W边,宽边平行于L边设置;
以第一不规则缝隙为原型,向L方向在第一不规则缝隙的两侧平移且两侧对称的方式开设其余n-1个不规则缝隙,相邻不规则缝隙的间距L2相等,L2=6r-L1,3r≤L2≤5r;L方向最外侧的不规则缝隙与周期蜂窝结构边缘的距离L3≥3r;W方向不规则缝隙的最外侧与周期蜂窝结构边缘的距离W3≥W0/2-3r;
所述不规则缝隙以周期蜂窝结构的T/2高度所处面,将其分为上下两个缝,其中远离金属背板的为上缝,贴近金属背板的为下缝,上下缝各自为一个长方体空间,上下缝的宽度和高度均相同,且上缝位于下缝的正上方;上缝的长度W1,宽度L1,高度T1=T/2;下缝长度W2,宽度L1,高度T2=T/2=T1,其中W0/6≤W1≤5W0/6,r≤L1≤3r,W1≤W2≤W0-6r;
所述周期蜂窝结构的孔壁为二层材料,内层是芳纶纸蜂窝,外层是吸波涂层;或三层材料,内层是芳纶纸蜂窝,外层是吸波涂层,还包括设置在内层芳纶纸蜂窝与外层吸波涂层间的加固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开缝蜂窝吸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纶纸蜂窝孔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采用芳纶纤维纸和树脂制成的复合材料制得内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开缝蜂窝吸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蜂窝结构的外层吸波涂层在蜂窝孔内沿六棱柱的轴向呈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070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