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布式架构的野生动物图像传输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1128.1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6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国;王远;谢将剑;杨紫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19/46;H04N19/63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钟继莲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布式 架构 野生动物 图像 传输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基于分布式架构的野生动物图像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采集及预处理步骤:获取野生动物实时图像数据,对所述野生动物实时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显著性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
图像压缩编码步骤:基于显著性感知的图像渐进式压缩编码算法,对所述显著性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进行分层渐进式压缩编码,得到第二图像,以实现对所述显著性目标区域的无损压缩和对所述背景区域的有损压缩;
图像分布式传输步骤:通过分布式传输机制传输所述第二图像;
图像自动恢复步骤:基于改进自编码器的图像自动恢复算法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恢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野生动物实时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
对所述野生动物实时图像数据进行脏数据剔除及图像目标区域提取;所述脏数据包括误触发图像、低分辨率图像以及无实用价值的图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图像压缩编码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图像的小波系数;
对所述显著性目标区域内的小波系数进行掩模标记;
采用回溯法计算所述显著性区域内的小波系数掩模图像;
采用最大位移平面提升法将已标记的小波系数位平面进行提升,使得显著性目标区域的传输优先级高于背景区域;
针对传输优先级较高的显著性目标区域,采用改进的SPHIT进行无损压缩编码;
针对传输优先级较低的背景区域,采用EZW进行有损压缩编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图像分布式传输步骤具体包括:
基于独立编码和联合解码的方式建立分布式图像传输模型,并采用所述分布式图像传输模型对所述显著性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进行数据分配传输;
采用分布式压缩感知算法对传输数据进行处理,所述传输数据指的是包括所述显著性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的第二图像;
针对处理后的传输数据,建立联合解码算法模型进行解码,结合联合信号间的相关性,去除接收到的冗余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图像自动恢复步骤具体包括:
在自编码器网络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跳跃层短连接结构将网络前端卷积层和池化层输出的低层特征添加到反卷积操作中,结合上采样和上层卷积池化后数据对野生动物失真图像进行恢复;所述野生动物失真图像指的是第二图像。
6.一种基于分布式架构的野生动物图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一种基于分布式架构的野生动物图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采集及预处理模块,用于获取野生动物实时图像数据,对所述野生动物实时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显著性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
图像压缩编码模块,用于基于显著性感知的图像渐进式压缩编码算法,对所述显著性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进行分层渐进式压缩编码,得到第二图像,以实现对所述显著性目标区域的无损压缩和对所述背景区域的有损压缩;
图像分布式传输模块,用于通过分布式传输机制传输所述第二图像;
图像自动恢复模块,用于基于改进自编码器的图像自动恢复算法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恢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11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