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器械包灭菌自动传输系统及器械包灭菌自动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5865.0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2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潘松成;田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B65G43/08 | 分类号: | B65G43/08;B07C5/38;B07C5/36;B07C5/22;G06K7/00;G06K7/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林俭良;张秋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器械 灭菌 自动 传输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器械包灭菌自动传输系统及器械包灭菌自动传输方法,所述器械包上设有记载所述器械包中器械信息的标签,该器械包灭菌自动传输系统包括感应识别所述器械包上的所述标签的第一识别装置、对所述器械包进行称重的第一称重装置、根据所述第一称重装置的称重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识别装置的识别信息将所述器械包传输至与所述第一识别装置的识别信息匹配的灭菌区域或者待处理区域的传输机构。该器械包灭菌自动传输系统可用于自动传输器械包,节省人力物力,并可即时检查器械包中的器械数量,避免影响病人手术进程,且可避免灭菌方式选择错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器械包灭菌自动传输系统及器械包灭菌自动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对于器械包的清洗消毒灭菌存在以下弊端:
1.器械数量不符: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后,需要双人复核并包装。在临床工作中,常出现包内的器械数量不对,使用时发现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手术需要,需要临时添加器械,如为单件唯一器械,会影响病人的手术进程。
2.灭菌方式选择错误:由于器械的材质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灭菌方式,如灭菌方法选择错误,会导致器械灭菌不合格或器械损坏。
3.器械湿包检测困难:器械灭菌完成,常会出现部分器械包湿包,器械湿包被定义为灭菌失败,不得使用。由于器械包湿包无法通过肉眼查看,必须通过称重对比或打开包查看方可判定。目前器械包湿包,供应室无法及时发现,只能在打开包使用时才能发现,会直接影响手术使用。
4.搬运费力:器械包尤其是超大超重或硬质容量,包最重可达到13KG,长时间反复进行灭菌装载和卸载工作,容易引起工作人员肌肉劳损,会增加员工的职业损伤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器械包灭菌自动传输系统及器械包灭菌自动传输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器械包灭菌自动传输系统,所述器械包上设有记载所述器械包中器械信息的标签,包括感应识别所述器械包上的所述标签的第一识别装置、对所述器械包进行称重的第一称重装置、根据所述第一称重装置的称重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识别装置的识别信息将所述器械包传输至与所述第一识别装置的识别信息匹配的灭菌区域或者待处理区域的传输机构。
优选地,所述器械包灭菌自动传输系统还包括可旋转的第一操作台;
所述第一识别装置和所述第一称重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操作台上。
优选地,所述器械包灭菌自动传输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灭菌区域对应设置且可旋转的第二操作台;
所述第二操作台和所述第一操作台之间设有所述传输机构。
优选地,所述器械包灭菌自动传输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灭菌区域对应设置的待装载台;
所述待装载台与所述第一操作台之间设有所述传输机构。
优选地,所述器械包灭菌自动传输系统还包括对灭菌后的所述器械包上的所述标签的再次进行识别的第二识别装置。
优选地,所述器械包灭菌自动传输系统还包括对灭菌后的所述器械包再次进行称重的第二称重装置。
优选地,所述器械包灭菌自动传输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
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第一称重装置连接以在所述第一称重装置的称重信息与所述器械包的设定重量信息不匹配发出警报;
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第二称重装置连接以在所述第二称重装置的称重信息与所述器械包的设定重量信息不匹配发出警报。
本发明还构造一种器械包灭菌自动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识别器械包上的标签并读取所述器械包的相关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未经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58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编织缠绕管道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矿石过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