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电纺丝膜材料中透明质酸钠含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3233.0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7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马军;苑晓佩;彭继学;吕海鸾;刘启省;张东刚;黄玲;李宇彤;宋梅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0 | 分类号: | G01N1/30;G01N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吴爱琴 |
地址: | 26550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纺丝 材料 透明 质酸钠 含量 样品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纺丝膜材料中透明质酸钠含量测定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为:以水为浸提介质,超声浸提含透明质酸钠的电纺丝膜材料,收集浸提液,对浸提液进行透明质酸钠含量测定,即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高效地将透明质酸钠等亲水性物质从电纺丝的聚合物上浸提下来再进行测定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该浸提条件下的透明质酸钠回收率较高,浸提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电纺丝膜材料中透明质酸钠含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电纺技术制备的各种聚合物材料引入的活性成分,如透明质酸钠的检测,针对电纺丝膜材料中透明质酸钠含量的测定建立了快速、简便有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以便准确的测定出电纺丝膜材料中透明质酸钠含量。
背景技术
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是一种可用于皮肤保湿、润滑、修复的化妆品原料,又称玻尿酸,是一种酸性黏多糖,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组织细胞间质中,其结构是由β-D-葡糖醛酸和β-D-N-乙酰氨基葡糖组成的双糖单位反复交替连接而成,分子量范围可由几千至几百万道尔顿。HA是在1934年由美国科学家Meyer等从牛眼玻璃体中首次分离得到,因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保湿性和黏弹性,并具有极佳的生物相容性及保水性,一直是生物医药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通常应用其钠盐形式,即透明质酸钠(Sodiumhyaluronate,SH)。
电纺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加工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电纺丝材料由原来的单组分构成到现在的多组分构成,材料的结构也获得多样性,为它们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通过材料成分、结构的调控,使它在引导组织再生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潜力。通过在电纺丝膜材料中引入透明质酸钠,能够加速膜的血液湿润性,便于创面贴附和促进引导组织再生。
目前针对电纺丝膜材料上的透明质酸钠的含量测定无明确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因此,我们希望可以建立一种用于电纺丝膜材料中透明质酸钠含量测定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纺丝膜材料中透明质酸钠含量测定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本发明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有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以便准确地测定出电纺丝膜材料中透明质酸钠的含量。这对于该类产品的研究开发,质量控制乃至临床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电纺丝膜材料中透明质酸钠含量测定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为:以水为浸提介质,超声浸提含透明质酸钠的电纺丝膜材料,收集浸提液,对浸提液进行透明质酸钠含量测定,即可。
上述方法中,所述浸提的浸提比例可为:1cm2~6cm2电纺丝膜材料采用1ml水进行浸提;
所述超声波频率可为25KHz~130KHz;
所述超声浸提的时间可为5min~20min;
所述超声浸提在室温下进行。
超声水浸提在电纺丝膜材料中透明质酸钠含量测定的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应用中,所述浸提的浸提比例可为:1cm2~6cm2电纺丝膜材料采用1ml水进行浸提;
所述超声波频率可为25KHz~130KHz;
所述超声浸提的时间可为5min~20min;
所述超声浸提在室温下进行。
由于电纺丝膜为疏水性材料,透明质酸钠为亲水性物质,因此本发明通过以水为浸提介质,研究几种不同的浸提方式、浸提时间、浸提比例,筛选出一种快速、简便有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既能大量溶解透明质酸钠以便后续检测,又不会破坏电纺丝膜材料性质;然后再根据相应的检测方法来对浸提液中的透明质酸钠含量进行定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3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