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食品包装盒的整形封切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0282.9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7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存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存荣 |
主分类号: | B65B51/14 | 分类号: | B65B51/14;B65B61/06;B65B6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1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食品包装 整形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整形封切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液体食品包装盒的整形封切设备,包括外壳、固定组件和整形组件,所述外壳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该液体食品包装盒的整形封切设备,通过气泵的工作,可通过气管抽出连接板内的空气,从而使得连接块向相对一侧靠近,并使第一挤压头与第二挤压头向相对一侧靠近,接着固定针贯穿包装袋,在固定针的作用下,移动块向相背一侧移动,并使得恒压杆进行收缩,连接杆也随之移动,在第一磁铁的作用下,固定针继续右移,并带动限位头与限位杆,弹力带也随之拉伸,最终使得固定针与第一磁铁相贴合,从而保证了包装袋可受到固定针的限制力,进而达到了包装袋不易脱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整形封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体食品包装盒的整形封切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封切设备由机架、减速调速传动机构,封口印字机构,输送装置及电器电子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接通电源,各机构开始工作,电热元件通电后加热,使上下加热块急剧升温,并通过温度控制系统调整到所需温度,压印轮转动,根据需要冷却系统开始冷却,输送带送转、并由调速装置调整到所需的速度,当装有物品的包装放置在输送带上,袋的封口部分被自动送入运转中的两根封口带之间,并带入加热区,加热块的热量通过封口带传输到袋的封口部分,使薄膜受热熔软,再通过冷却区,使薄膜表面温度适当下降,然后经过滚花轮滚压,使封口部分上下塑料薄膜粘合并压制出网状花纹,再由导向橡胶带与输送带将封好的包装袋送出机外,完成封口作业,传统的封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
1.包装袋在固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未夹紧的情况,因此很容易导致包装袋的脱落,从而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2.包装袋在进行封口的过程中,由于包装袋内的液体具有一定重量,会导致包装袋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可能会使得包装袋在封口处出现断裂的情况。
因此对高可靠性产品的需求迫在眉睫,故而我们提出了一种液体食品包装盒的整形封切设备,其具有包装袋固定稳定且封口处不易断裂的优点,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包装袋固定稳定且封口处不易断裂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食品包装盒的整形封切设备,包括外壳、固定组件和整形组件,所述外壳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加热板,位于左侧的连接块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挤压头,位于右侧的连接块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挤压头,所述第二挤压头左侧顶部和底部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恒压杆,两个所述恒压杆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摩擦板,所述移动块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第二挤压头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挤压头内壁与固定组件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壁与整形组件外壁固定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右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头,所述限位头顶端和底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针,所述固定针外壁活动连接有限位块。
作为优化,所述整形组件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正面与背面均活动连接有转动板,位于底部的转动板正面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底端固定安装有阻液块,两个所述阻液块相背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弹力绳,位于底部左右两侧的转动板正面均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顶部固定安装有拉绳,所述拉绳外壁活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拉绳顶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杆。
作为优化,所述伸缩杆有内杆与外杆组成,外杆正面开设有条形开口,内杆正面固定安装有与条形开口相适配的固绳头,且拉绳顶端与固绳头正面固定连接,使得拉绳可拉动固绳头,从而带动内杆进行移动。
作为优化,所述固定针右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磁铁,且磁铁与第一磁铁为异极相对放置,使得第一磁铁可对磁铁产生一定吸引力,从而对固定针进行吸引。
作为优化,所述外壳底部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入液口,且入液口的直径与液压杆底部直径相适配,使得液压杆内的液体可通过入液口进入外壁底部内壁,从而推动阻液块进行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存荣,未经李存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02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云多视角特征融合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墙边收灰装置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