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铸锭的二维浇铸成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38906.3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2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井玉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47/00 | 分类号: | B22D47/00;B22D7/06;B22D7/12;B22D27/04;B22D27/15;B22D33/02;B22D37/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徐喆 |
地址: | 11405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铸锭 二维 浇铸 成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铸锭的二维浇铸成型装置及方法,排空真空气氛罐体,直到真空气氛罐体内的压力大于外界大气压,向冷却水腔内通水冷却;安放中间包,将铸车和中间包移到顶盖上部,并将水口对准顶盖中央的孔口,将预先熔炼好的金属熔体注入中间包内,对中间包内的金属熔体进行补充加热;启动移位系统,使得锭模处于水口的下方,然后开启冷却水管对锭模进行冷却;浇注金属熔体,金属熔体流入锭模,启动移位系统,锭模按照设定轨迹不停地移动,控制金属熔体在锭模内的温度场和凝固过程,直至锭模内充满金属熔体为止。优点是:工艺简单,能够通过模铸方式获得内部质量均匀的、细晶致密的金属铸锭,提高铸锭成材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锭坯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铸锭的二维浇铸成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金属铸锭的生产方法仍然以普通模铸为主。普通模铸大型金属铸锭时,将预先熔炼好的金属熔体浇注到锭模内进行冷却凝固成型。此时,随着铸锭三维尺寸的增加,锭模内的金属熔体凝固速度迅速减慢,特别是对一些导热性能较差的金属(例如合金钢、钛及其合金铸锭等)更是如此。由此带来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各种偏析加剧、柱状晶发达、心部组织粗大、心部疏松及缩孔增大、非金属夹杂物增多,导致铸锭质量大幅度下降。
为了提高铸锭的内部质量,电渣熔铸工艺被广泛使用,电渣熔铸的金属铸锭纯净度较高、成分比较均匀、偏析相对较小、组织致密,但电渣熔铸工艺的能耗高、电极熔化速度慢、生产率低、成本高,铸锭尺寸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仍然存在很多质量问题。此外,渣系中含有氟化物时还会导致氟的大气污染。
为充分发挥模铸的优点,提高模铸金属铸锭的质量,中国专利公开文献CN101406937A提出了“一种抑制大型钢锭宏观偏析的内冷方法”,在钢锭型腔中预置低温钢棒,增加了钢锭内部的形核点,提高了大型钢锭的凝固速度,对大型钢锭的偏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该方法布料繁琐,棒料与锭重比例需要控制在0.8%-3%范围,细化组织的效果较弱。专利文献201210275772.1、201610316759.x、200910010862.1分别提出微包浇注逐层凝固和变成分离散浇注、多包梯次浇注的思想,将偏析控制在每一个铸层范围内,降低了铸锭整体的偏析程度。但这些方法存在浇包多、各包成分及浇注工艺参数控制难度大的问题。专利文献200910012229.6公开了一种以连铸坯为结晶器模腔进行复合铸造特厚板坯的方法,这种特厚板坯由2块或2块以上的连铸坯组成结晶器,并在其间浇注钢水凝固复合而成,该方法存在的明显缺点是板坯与凝固组织之间的界面容易氧化、分离,导致复合失效。申请号为201410742466.9的中国专利文献提出了“一种大型钢锭的还原浇铸复合方法及其装置”、申请号为201510138188.0的中国专利文献提出了“一种多芯还原多包共浇复合浇铸大型钢锭的方法及装置”、申请号为201710545204.7的中国专利文献提出了“一种双向冷却动态浇注复合铸锭的方法及其装置”,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在钢液内部预置冷芯,缩短了钢液的凝固距离,提高了钢液凝固过程中的过冷度和形核率,因此能够加速钢液凝固,细化凝固组织,减少偏析程度,大幅度提高钢锭内部质量。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冷芯与钢液之间通常会出现孔隙,造成钢锭内部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铸锭的二维浇铸成型装置及方法,能够通过模铸方式获得细晶均质致密的金属铸锭,提高铸锭的内部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金属铸锭的二维浇铸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排空真空气氛罐体:在真空气氛罐体上面压上密封胶圈,然后盖上顶盖,再用螺栓锁紧顶盖,利用密封盲板封住顶盖中央的孔口,关闭排气管道;打开进气管道,从进气管道对真空气氛罐体进行抽真空排气,当真空气氛罐体内的气体被排空后,再通过进气管道向真空气氛罐体内充入惰性气体,直到真空气氛罐体内的压力大于外界大气压,向冷却水腔内通水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89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