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体行为触发的媒体交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38514.7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1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孙浩章;王丰;周眩;孙心玥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21/32;G06V40/1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徐瑶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体 行为 触发 媒体 交互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体行为触发的媒体交互系统,包括红外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两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手势感应模块电连接;手势感应模块分别与手势识别模块和脸部识别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手势识别模块和脸部识别模块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数据储存模块和数据库的输入端电连接,数据储存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库的输入端电连接;数据库的输出端与识别算法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识别算法模块与处理器电连接,处理器与移动客户端电连接,移动客户端与显示屏电连接。本发明采用了红外传感器对人未接触屏幕时的手势和人脸进行监测,并经过手势感应模块进行感应,其适用面较广,可替代性较差,有很强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机交互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人体行为触发的媒体交互系统。
背景技术
人机交互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对话的技术,它包括机器通过输出或显示设备给人提供大量有关信息及提示请示等,人通过输入设备给机器输入有关信息,回答问题及提示请示等,而在传统的人机交互系统中,人被认为是操作员,只是对机器进行操作,而无真正的交互活动。
现有的人机交互技术大多采用触摸式手势操作,如截取屏幕时双击屏幕或三指下滑,解锁屏幕时进行指纹解锁,其适用面较窄,可替代性较强,不能有效的解决人在未接触屏幕时对屏幕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人体行为触发的媒体交互系统,具有在未接触屏幕时即可实现对屏幕进行操作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人体行为触发的媒体交互系统,包括红外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接受手势操作信号,红外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手势感应模块电连接;所述手势感应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传输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号传输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分别与手势识别模块和脸部识别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手势识别模块和脸部识别模块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数据储存模块和数据库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据储存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库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据库的输出端与识别算法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识别算法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移动客户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移动客户端的输出端与显示屏的输入端电连接。
数据储存模块包括数据分类模块、信息录入模块、信息储存模块和用户信息储存模块;
手势识别模块和脸部识别模块均与数据分类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数据分类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录入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息录入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储存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息储存模块的输出端与用户信息储存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用户信息储存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库的输入端电连接。
红外传感器的检测距离为10-200cm。
识别算法模块基于MATLAB进行手势识别。
移动客户端为手机、电脑、平板、摄像机和电视机设备。
显示屏为触控显示屏,所述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数据库、处理器和显示屏均集成在移动终端上。
手势操作的方式有三种,其相对应的响应方案为三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了红外传感器对人未接触屏幕时的手势和人脸进行监测,并经过手势感应模块进行感应,并将感应到的信息经信号传输模块传输到信号接收模块,信号接收模块对信号进行接收,并经过手势识别模块对信号进行信号进行识别,识别的信号传输到数据库进行对比,并经过识别算法模块对数据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的手势信息传输到处理器,处理器对移动终端进行控制,将信息集成在显示屏上,达到了无需触碰到移动设备即可对移动设备进行有效操作,并根据不同的手势操作进行相应的响应方案,其适用面较广,可替代性较差,有很强的市场前景,可适用于远程操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85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