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柱T型墩变截面悬臂盖梁轻型快捷支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7203.9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3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邓江云;何跃军;李伟;邓海峰;易环宇;刘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柱 型墩变 截面 悬臂 轻型 快捷 支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柱T型墩变截面悬臂盖梁轻型快捷支架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快捷支架体系选配;S2.支架位置放样;S3.快捷支架系统安装;S4.安装底模、吊放钢筋骨架;S5.浇筑混凝土;S6.拆模。本发明与采用传统的支架系统施工相比,充分利用承台、墩柱作为支点,无需对承台以外的地基进行专项处理,节约施工措施费用,支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人工,而且无需采用大量架管做支架,节约了大量的周转材料,同时该施工方法所用支架系统,拆装便捷,节约了工期,减少施工对社会影响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柱T型墩变截面悬臂盖梁轻型快捷支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的纽带,合理有效利用交通空间已成为桥梁建设新目标。现有部分桥梁采用变截面悬臂盖梁以充分利用城市空间,提高道路利用率。
目前变截面悬臂盖梁多采用门式支架、碗口式支架、扣件式钢管支架等模板支架体系进行施工,未能充分利用已浇筑成型的承台、墩柱支点作用,须对承台以外的地基进行处理,支架体系整体性也较差,结构复杂,施工也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桥梁施工效率,安拆方便,连接可靠,降低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并且保证支撑稳定可靠的双柱T型墩变截面悬臂盖梁轻型快捷支架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双柱T型墩变截面悬臂盖梁轻型快捷支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快捷支架体系选配,所述快捷支架包括承重抱夹组件及承重支撑组件,所述承重抱夹组件固定在墩柱与系梁之间的已浇筑墩面上,所述承重支撑组件上端与承重抱夹组件活动连接,其下端支承在承台上;
S2.支架位置放样,采用带红外线的全站仪根据快捷支架系统安装图进行放样,将盖梁横桥向轴线测设投放在承台面上,根据墩柱几何尺寸,放样承重抱夹组件在承台上投影的线,用水准仪测设承重抱夹组件安装高度,将承重抱夹组件的上下边线用墨线弹在墩面上,标出摩擦阻力板安装位置;
S3.快捷支架系统安装,首先,安装承重抱夹组件,具体是将安装摩擦阻力板位置墩柱面浮灰清除干净,将两根承重抱夹吊至墩面,调好安装位置,临时固定承重抱夹,安装对拉杆,拉紧对拉杆对摩擦阻力板形成压力,使其与已浇墩柱面形成形成摩擦阻力,将承重抱夹安装固定在已浇墩柱上;
然后,安装承重支撑组件,具体是组拼承重支腿结构,将承重支腿上部与承重抱夹铰接,其下部通过可调螺杆组件与安装在承台上的球碗座活动连接;
最后,在承重抱夹固定完成后,调整可调承重支腿,使其处于受力状态,扭紧可调螺杆组件的锁定螺母,检查各连接点的可靠连接,球碗座与承台卡合紧密牢固,快捷支架系统安装完成;
S4.安装底模、吊放钢筋骨架,首先,将用于模板支撑的横担安装在承重抱夹上,然后,安装墩柱处盖梁侧模及底模,盖梁悬出端底模安装在底模扁担上,所述底模的高程通过对口楔铁进行调整,高程调整完成后,依次将底模和对口楔铁以及底模扁担通过螺栓锁定牢固;最后,在盖梁底模安装验收合格后,将钢筋骨架吊放入模,并安装侧模,最终形成用于浇筑盖梁的浇筑腔;
S5.浇筑混凝土;
S6.拆模,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先拆除侧模,再拆除底模和快捷支架系统。
本发明所述的双柱T型墩变截面悬臂盖梁轻型快捷支架施工方法,其在步骤S1中,所述已浇筑墩面的墩柱为矩形截面形式,墩柱与盖梁为一体化设计的悬臂盖梁结构,所述快捷支架系统的支撑高度小于5m,盖梁悬臂段长度小于8m,具有独立承台,承重支撑组件与重力垂向夹角小于30°。
本发明所述的双柱T型墩变截面悬臂盖梁轻型快捷支架施工方法,其在步骤S1中,所述承重抱夹组件在墩柱上的固定位置低于墩柱顶面0.75~1.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72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货架
- 下一篇:一种时频域全卷积神经网络电磁噪声消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