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型复合材料杆塔的制造工艺、芯模及轻型复合材料杆塔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6469.1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1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开河;高明;王猛;钟维军;白文博;管金胜;朱艳伟;钱锡颖;金坤鹏;但扬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宁波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永耀科技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3/60 | 分类号: | B29C53/60;B29C53/80;B29C53/82;B29C53/84;E04H12/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刘竹青 |
地址: | 31502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复合材料 杆塔 制造 工艺 | ||
1.轻型复合材料杆塔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模具,并在模具外表面涂覆脱模剂;
S2;制作内结构层,对模具进行内加热,并在模具外表面进行内结构层的缠绕以及固化;
S3;制作中防护层,待S2中内结构层半固化后,在S2中内结构层的外侧进行中防护层的缠绕以及固化;
S4;制作外防滑层,对缠绕完成的内结构层和中防护层的外缘面进行喷砂处理;
S5;整体固化、脱模、切割形成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型复合材料杆塔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的内加热方式为蒸汽加热,通过在模具内部通入高温蒸汽进行对模具表面的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型复合材料杆塔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结构层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缠绕制成,在缠绕时浸润树脂与固化剂混合物,实现内结构层的缠绕和固化同步进行;所述中防护层采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缠绕而成,在缠绕时浸润树脂与固化剂混合物,实现中防护层的缠绕和固化同步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轻型复合材料杆塔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结构层在铺设过程中交替铺设±15°铺层和90°铺层,所述铺层厚度为6-8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轻型复合材料杆塔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防护层的厚度采用为1.2mm~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型复合材料杆塔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防滑层通过在中防护层缠绕结束后,树脂固化之前,立即对抢修杆整个杆身表面喷涂石英砂,所述喷涂厚度不小于0.5mm。
7.一种芯模,应用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轻型复合材料杆塔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为中空的筒体状的芯轴,所述芯轴内部中心部位设有与芯轴同轴的蒸汽管道,所述蒸汽管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轴向方向分布的出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的外表面为锥形结构,所述芯轴的头端设有旋转头,所述旋转头上设有与蒸汽管道连通的蒸汽入口以及与外部连通的冷凝水出口,所述芯轴的尾端设有尾部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的两端均设有篦齿环,用于方便小角度挂纱。
10.一种轻型复合材料杆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结构层、中防护层及外防滑层,内结构层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锥形的芯模外表面缠绕并通过浸润树脂与固化剂的混合物固化而成,中防护层由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在内结构层外表面缠绕并通过浸润树脂与固化剂的混合物固化而成,外防滑层为在中防护层的外缘面喷砂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宁波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永耀科技分公司,未经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宁波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永耀科技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64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导航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预埋底座防浆盖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