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板构件的蒸养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24569.2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4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思埼;朱欢劼;陆彬;赵斌;周孝华;卢耀武;王聿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良浦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0/02 | 分类号: | C04B40/02;C04B28/04 |
代理公司: | 苏州瑞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9 | 代理人: | 罗磊 |
地址: | 2154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内墙 构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板构件的蒸养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料浆的制备;步骤S2、胚体的制备;步骤S3、预养:将经过步骤S2制成的坯体置于养护仓内进行预养;步骤S4、蒸养:将经过步骤S3预养后的粗产品进行蒸养,制成成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所述装配式建筑内墙板构件的蒸养工艺制备得到的装配式建筑内墙板构件。本发明公开的装配式建筑内墙板构件的蒸养工艺简单,操作控制方便,生产效率和成品合格率高,能快速、高效、安全地生产出适合装配式建筑内墙板构件的使用性能要求的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板构件的蒸养工艺。
背景技术
框架结构是指梁和柱以钢筋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由于其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梁、柱易于标准化、定型化,因此在如今预制装配式的浪潮下,框架结构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框架结构中内墙板墙是非承重构件,主要起分隔、围护和保温隔热的功能;其是预制装配式建筑装配化实现的基础,具有施工方便,工程进度快等优点。
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内墙板构件主要是由混凝土材料制成,混凝土要实现其优异的力学性能,需要较好的水化作用,而混凝土水化作用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因养护主要是为了保证水化作用的进行,故养护应覆盖混凝土水化作用整个过程。目前,混凝土的养护方式主要为蒸养,然而传统蒸养的方式养护效果不好,养护成本较高,制成的产品综合性能差,不适合装配式建筑内墙板构件的使用性能要求。
申请号为201910538842.5的中国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内墙板构件生产线双循环工艺布置方法,流水线包括如下步骤:模具清理;脱模剂喷涂;边模划线;边模安装;钢筋安装;埋件安装;浇注振捣;刮平;静置、预养护;抹面压光处理;蒸汽养护;拆模;粗糙面处理;入库;流水线采用内循环和外循环两条独立循环流水线施工。该发明内墙板构件生产线双循环工艺布置方法,避免常规工艺布置单循环造成的流水线卡顿、人员窝工,该发明采用内外独立的双循环流线循环方法:充分利用场地和资源,将生产效率提高到常规流水线的两倍。然而该内墙板构件没有从混凝土配方及蒸养方式来对产品性能进行改善,导致得到的产品综合性能有限,使用范围较窄。
因此,开发一种养护效果好,养护成本低,制成的产品综合性能好,机械强度足,保温性能优异,适合装配式建筑内墙板构件的使用性能要求的装配式建筑内墙板构件的蒸养工艺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板构件的蒸养工艺,该工艺简单,操作控制方便,生产效率和成品合格率高,能快速、高效、安全地生产出适合装配式建筑内墙板构件的使用性能要求的产品,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高;通过这种蒸养工艺制成的装配式建筑内墙板构件综合性能佳,机械力学性能好,导热系数低,耐用性优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建筑内墙板构件的蒸养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料浆的制备:按配比将内墙板构件原料混合,在蒸压釜搅拌罐内在高压蒸气条件下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将得到的材料在制浆池中经过搅拌使其形成均匀的料浆;
步骤S2、胚体的制备:将经过步骤S1制成的料浆分别注入模具中,捣实,得到坯体;
步骤S3、预养:将经过步骤S2制成的坯体置于养护仓内进行预养;
步骤S4、蒸养:将经过步骤S3预养后的粗产品进行蒸养,制成成品。
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内墙板构件原料包括水泥、高岭土、沸石粉、云母粉、黄砂、干化污泥、石墨烯空心纳米纤维、堇青石纤维、添加剂和水。
优选的,所述石墨烯空心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参见申请公布号为CN104150472A的中国发明专利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良浦住宅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良浦住宅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245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